本地口罩廠結業潮? 廠家:相信「香港製造」口罩有能力進軍國際

2021-10-08
 
AAA

WhatsApp Image 2021-10-06 at 4.14.13 PM.jpeg
過去一年多,香港人接觸得最多「香港製造」的產品,可能是口罩。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香港製造」這個金漆招牌悄悄地重出江湖,一度有多達 200間本地口罩廠投入生產,亦令口罩市場飽和,數量供過於求,開始出現淘汰潮。有廠家為求跑出市場,推出防疫與時尚結合的口罩,又打算進軍國際,究竟香港輕工業再出現,會否只是曇花一現?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籠罩香港,抗疫成為日常新常態,口罩亦成為日常必需品。惟疫情初期,香港口罩供應嚴重短缺,社會上下飽受「撲口罩」之苦,政府遂在去年3月透過防疫抗疫基金推出為期一年的「本地口罩生產資助計劃」,資助20條本地生產線,向每條獲資助的生產線每月採購最多200萬個口罩,為期一年。
 
與此同時,香港各界的商人紛紛響應政府的號召,加入口罩廠行列。據香港口罩及防疫設備協會估計,本地口罩廠的數目在高峰期達200間,但隨口罩供應量逐漸飽和、疫情轉趨溫和等因素,截至今年9月,估計僅剩下數十間口罩廠。協會主席胡小姐稱,部份口罩工廠的租約即將到期,相信本地口罩廠的結業潮仍未完結。
 
WhatsApp Image 2021-10-06 at 2.23.52 PM.jpeg
 
政府過橋抽板? 口罩商:公營採購應優先考慮本地口罩商
 
威信集團是其中一間獲政府資助的本地口罩商,過去一年曾向政府提供逾2000萬個口罩。威信集團董事總經理丁可恒認為,政府的口罩資助計劃僅維持一年「有少少浪費」,因口罩屬戰略物資,一旦有需要時,其他國家可能會禁止出口,「如今香港難得可以自給自足,希望政府可以協助,保留口罩行業的生產力」。
 
丁可恒認為,香港口罩業的發展前景充滿無限可能,希望政府能行多一步,扶持這個新興的行業,例如醫管局在購買或投標口罩時,可優先考慮本地口罩商。
 
WhatsApp Image 2021-10-06 at 1.35.38 PM.jpeg
 
重點設計印花口罩 推祟防疫與時尚共存
 
「很佩服香港人,具有強勁的適應力,做出世界級的口罩牌子」,丁可恒認為香港人的靈活變通及適應力,使新興的口罩行業能迅速地登上國際舞台,但另一方面亦存在隱憂,就是本地口罩廠的競爭愈演愈激烈,公司需改變營運策略,才能抵擋來勢洶洶的結業潮。
 
丁可恒表示,香港人對口罩的要求慢慢提高,「最開始有一個口罩便可以,慢慢演變成追求level、款式」,其公司遂利用有40年開設廠房經驗的優勢,重點投放資源研發自家編織的口罩耳繩舒適度,及設計新穎的印花圖案,務求將防疫產品與時尚結合,「希望在這兩方面突圍而出,慢慢滲透市場」。
 
此外,丁可恒表示其公司生產的口罩通過歐盟及美國的認證,將會把標榜「香港製造」的口罩銷售至外地。
 
WhatsApp Image 2021-10-06 at 2.23.50 PM (1).jpeg
 
「香港製造」口罩在國際打響名堂  有望可持績發展
 
丁可恒相信,香港口罩業已進入殘忍的汰溺留強階段,並不代表整個行業式微,總有數間口罩廠能在洪流中站穩住腳,「始終在這一兩年間已成功建立『香港製造』的品牌,很多外國國家,例如加拿大、英國等,都注意到香港的口罩品牌」,因此他認為香港的口罩業是可持續發展的,「美國3M、Medicom賣一些淨色口罩都如此成功,我亦相信香港具備此條件」。
 
政府:透過不同渠道為港商開拓海外市場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表示,政府樂見有不少廠家在計劃以外設立口罩生產,現時零售市場有充裕的口罩供應,已達到資助計劃的政策目標。香港貿易發展局亦一直透過不同渠道,推廣本港各範疇的產品及服務,包括與醫療及抗疫相關的產品,為港商開拓海外市場。
延伸閱讀
  •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連同港大臨床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等學者今日(7日)在報章撰文,就香港未來應對疫情提出建議,指沒有人會知道大疫症何時再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