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碩鳴:居間調停 馬克龍不僅有法式浪漫 更有致力和平的堅持

2022-03-14
紀碩鳴
資深媒體人
 
AAA

 W.jpg

俄羅斯與烏克蘭要舉行第四輪談判,這一次是以視訊方式,據說該有些停火的意向了。 其實,在俄烏談判的背後,有一位歐洲領袖,一直在居間調停,保持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遊說。 法國總統馬克龍,履行了法國對歐洲的防衛責任,更重要的是,他以個人的擔當,希望給歐洲,給世界一個和平的窗口。

他39歲就當選的總統,是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統領,也是繼拿破崙以來,最年輕的法國國家元首。 他迎娶了一位比他年長24歲的高中老師,成就一段法式浪漫的佳話。 更以自己的政治智慧,致力和平的堅持,將在接下來的4月法國第一輪大選中有可能取得佳績。

馬克龍是對中國保持友好的西方國家領袖。馬克龍尋求更加獨立自主的對華關係。在美國貿易制裁中國的當口,馬克龍訪問中國,參加在上海的中國進博會,進博會首次有西方大國領導人站台。

2月16日,中法兩國領導人通話,雙方達成多項共識。馬克龍向中國人民致以虎年新春問候,祝賀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精彩成功。

在俄烏衝突期間,馬克龍一早擔任單槍匹馬的調停角色,讓更多的法國民眾為自己的總統拍手叫好。調查指,認為在烏克蘭遭俄國入侵時,法國應挺身而出者高達約43%,這應該不是法式浪漫而是正義;據法國《世界報》民調指出,馬克龍的外交及國防政策也被叫好,得到超過57%民眾的支持;即將進行的法國大選,現任總統馬克龍的支持度,領先極端右翼對手馬林勒龐及澤穆爾約 7至9個百分點。馬克龍正以自己在俄烏衝突之中,贏得他從政以來的新一輪高潮。

對馬克龍而言,烏俄武裝衝突一觸即發之先,就有他的理想方式,嘗試與俄國爭取最大談判空間,舉行諾曼底模式會談,即以法、德、俄、烏共同磋商烏俄邊境局部戰爭態勢。亦於1月在巴黎舉行了四方會談,儘力解決緊張局勢。

會談之外,1月28日,馬克龍於致電普京提出緩解方案。提案儘管遭到普京的當頭棒喝,但馬克龍仍保留了與克里姆林宮的溝通渠道,始終維護着歐盟居中策應的角色定位。

記得國際社會廣為流傳着一張經典照片。2月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為烏克蘭危機,到訪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克里姆林宮為了讓他與普京保持距離,兩人被安排一張相隔4米的長桌會面,不能接近普京。馬克龍幾乎就是冒着羞辱而行。

在俄烏大戰前夕,有不祥的預感,馬克龍密集與普京通話,試圖阻止這場令民眾生靈塗炭,更改變世界的戰爭。

2月20日白天,馬克龍和普京電話交談。這次交談持續了1小時45分鐘。在電話交談中,雙方同意在未來幾個小時內組織召開烏克蘭問題三方工作組會議。

媒體引逋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稱,「21日凌晨1點左右,在馬克龍總統的倡議下,俄法領導人在一天內進行了第二次電話交談。」 「兩位總統繼續討論烏克蘭局勢。」

馬克龍積極斡旋其中,試圖在俄烏開戰前緩解地區局勢,他是一直和普京保持着聯繫的西方領袖。24日,普京突然做出重大決定,馬克龍被認為處境尷尬。但24日晚,普京首先找馬克龍通話,向他全面解釋俄方特別軍事行動的原因。

馬克龍保持西方的一致口徑,呼籲俄羅斯停火,但他也明白,普京只是告訴他,不是想聽他勸說的。他已經阻止不了俄軍向基輔方向前進。

烏克蘭的頑強抵抗,阻止了俄軍行軍計劃,久攻多日戰事沒有進展。這給了馬克龍繼續斡旋的機會。

2月28日,馬克龍同普京電話交談,就俄羅斯應停止炮擊烏克蘭民眾等議題,進行了長時間討論。要求他停止對平民的打擊並確保烏克蘭的道路安全,普京就這些要點 "確認了他的承諾的意願"。

在與普京的會談中,馬克龍繼續 "重申了國際社會要求俄羅斯停止對烏克蘭的進攻,並重申了立即實施停火的必要性"。

3月3日,馬克龍再次與普京以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分別電話。根據法國官方透露,普京堅持他的立場,並稱俄羅斯將實現全部目標。還對馬克龍前一天晚上的關於烏克蘭戰爭的講話觀點,表示持不同意立場,並稱他完全可以在烏克蘭問題上要求加碼。馬克龍的電話沒有能夠撼動烏克蘭戰爭局面。

3月12日,是最近一次通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再次共同與俄總統普京進行了通話。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CNN)透露稱,普京的心態依然"堅定"。

一位接近馬克龍並熟悉談話內容的消息人士向CNN表示,馬克龍對普京在電話中的"不真誠"感到失望,但馬克龍仍然致力於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衝突,包括協調制裁,禁止俄羅斯在國際社會中的活動,以及"繼續進行堅定和坦誠的對話"。

有評論家稱,儘管馬克龍協助緩和烏克蘭局勢的外交毀譽參半,但作為歐盟中具強大軍事力量的主要成員國,他不但嘗試承擔起代表歐洲與俄羅斯、美國及中國等夥伴談判和交涉的角色,更要肩負起穩定烏克蘭內部局勢、動員北約東部盟國的軍事合作及穩定黑海和波羅的海的基本防衛措施,對歐盟其餘成員而言,法國就是在歐盟現時仍缺乏共同防衛力量下的救生艇。

一位堅持和平的西方領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碩鳴灼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