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保會:網上理財教育推廣學生儲蓄

2022-04-25
 
AAA

 shutterstock_98277620.jpg

疫情肆虐超過兩年,不少港人在家工作、網上上課,以減少與人群聚集同感染病毒的風險。有調查指出學生停課「宅」在家,不經常外出遊玩,每天都會留在家中做「低頭族」,甚或每天使用手機三小時以上,容易沉迷看手機及影響社交。其實只要學生能善用手機,不再只沉迷玩手機遊戲,便能善用時間於網上學習新知識,還有機會戒除「手機成癮」。

在這段「停課」期間,學生學習的方式由面授轉為網課,而其他活動的教學模式也變得千變萬化,如健身、烹飪及外語等等。愈來愈多課程採用網上授課形式進行,令人足不出戶,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仍能學習到新知識新技能,從多方面探索各個專業領域,發掘自己的興趣和專長。

在疫情下網上學習成為新常態,很多公營機構或社福機構都採用了網上形式繼續提供服務,或進行社區教育活動。線上活動不單可以減低營運成本,亦不受地點和人數限制。無論是學生、家長,甚或是長者,只要「一機在手」,就立刻能「上線」。在線學習讓參與者通過不同的方式(例如播放影片、發言表達,投票答問題或在聊天框中打出表情符號等)提出問題或作出回應,增加與講者或其他參與者互動。

網上學習成為新常態 visual.png

(存保會提供圖片)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存保會)在學校暫停面授課期間,也透過線上(ZOOM) 形式繼續舉辦「理財教育工作坊」,向中學生推廣儲蓄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從小要建立良好的儲蓄習慣,學習訂立具體目標,繼而如何好好管理和運用金錢,不要「先使未來錢」;同時又透過介紹存款保障計劃,增加學生對香港的金融體制的認識,及了解社會上各持分者,對於協助維護金融安全網都有不同角色及責任。就算是未擁有銀行戶口的學生也有其扮演的角色,就是當他們面對有關銀行的不利傳聞,也先要懂得保持冷靜,在未確定該消息真偽前不要亂傳;再嘗試從不同渠道,如政府或銀行,留意有無相關的訊息,才將正確的資訊告知親友。現在資訊泛濫,教導學生關心時事和辨識真假消息很重要。這樣也能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及多角度思考。辨識假消息帶來的禍害,對穩定香港的金融體系及社會安定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理財教育工作坊」深受學校歡迎,舉辦一年至今,已有超過三十間中學及二千五百名學生參加。老師及學生均表示工作坊提升了他們的理財知識,讓他們獲益良多。任何團體有興趣舉辦以上實體/線上工作坊,可與存保會(電話:2111- 6731) 聯絡,以作安排。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