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渤:【書山有路】沒有紙,有書法嗎?

2022-09-22
鮑渤
資深傳媒人, 香港傳媒主筆協會成員
 
AAA

 202209201746511981506317.jpg

我們都知道,造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直到今天,紙依然是全球日常使用的書寫材料,是為數不多的使用了近兩千年而沒有被淘汰的創舉。

造紙術發明之前,中國古人長期使用竹簡或木牘作為文字的載體,而同時代的歐洲人,則使用羊皮卷。中國最早的記事方法是「結繩記事」,即把簡牘用繩子或牛皮串連起來,稱為「一策」或「一冊」。簡的長度不等,最長的達三尺,短的五寸。人們寫信,往往用一尺長的簡,所以後來把信稱為「尺牘」。

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莊子的好朋友惠施著作等身,常受邀外出講學。隨身裝載的竹簡有五車之多,所以有「學富五車」的成語典故。竹簡存放、搬運都費事。日積月累,數量既多且重,於是有了「汗牛充棟」的成語。如果編簡的牛皮帶斷了,數千塊竹片散落一地,字的前後次序顛倒,這情形就像粵語所說的「打翻一籮蟹」。

史料記載,秦始皇每天批閱的竹簡公文,重達一百二十斤(秦制)。西漢時,以辭令見稱的文學家東方朔為漢武帝寫了一個奏章,用了三千根竹簡,由兩個武士抬進宮去,漢武帝花了兩個月才看完。

出土簡牘的年代主要是春秋戰國、秦漢、三國,最晚至西晉。中國現存最早的竹簡,是孔夫子所處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燒的是竹片,因為那時候根本就沒有紙。

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首度採用麻頭、樹皮等原材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流程造紙。值得一提的是,東漢雖然有了紙,但紙並未即時用於書法,多用於抄寫經文,用於繪畫則更晚。踏入公元4世紀尤其是東晉時期,由於紙的普及使用,簡牘才逐漸淡出中國人的生活,並隨着絲綢之路遠走西域,深刻影響人類文明的進程。

沒有紙之前,有書法作品嗎?答案介乎有與沒有,看你怎麼定義書法作品。眾所皆知,倉頡是發明中國文字的始祖,生活在公元前2600多年。倉頡造字,蔡倫造紙,沒有紙的歲月非常漫長,人們先是把文字刻在龜甲或獸骨上,謂之甲骨文。殷商和西周時代,把文字鑄刻在鐘、鼎、壺等青銅器或石頭上,謂之鐘鼎文、石鼓文。至於字寫得是否優劣,今人能認得古文字的都如鳳毛麟角,恐怕談不上評判字的好壞。春秋末期用竹簡代替龜甲、獸骨,書寫開始變得系統而又條理,算是度過了「文明的前夜」。

秦始皇統一國家後,丞相李斯主持統一中國文字,這在文化史上是豐功偉績。統一後的文字稱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

李斯可能是自從有漢字以來,第一位有名有姓有作品流傳下來的書法家。他跟在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秦始皇后面到處塗寫,內容當然都是歌頌偉大領袖秦始皇。當時只有毛筆卻沒有紙,只能寫在石頭上,現在看來更像是行為藝術。

撰文兼書丹,後人又稱為「李斯碑」。《泰山刻石》、《嶧山刻石》、《琅琊刻石》、《會稽刻石》合稱「秦四山刻石」,可視為史上最早的書法作品。經過二千多年的風侵雨蝕、雷電劈打,大部分石刻都已崩裂。1815年清代嘉慶年間,有人在泰山之巔的玉女池底找到一塊頑石,李斯所寫的字僅剩九個。這塊刻石現仍然存放在山東泰安岱廟。

1663667135220475.jpg

1663667148513969.jpg

近代書法家康有為評價:今秦篆猶存者,皆李斯所作,以為正體,體並圓長。魯迅在為廈門大學編寫的《漢文學史綱要》亦認為,「二十八年,始皇始東巡郡縣,群臣乃相與誦其功德,刻於金石,以垂後世。其辭亦李斯所為,今尚有流傳,質而能壯,實漢晉碑銘所從出也」。

1663667160431752.jpg

因為在戶外,刻在堅硬岩石上的字,壽命不如寫在紙上的字。北京故宮現在還珍藏着取自明代的「泰山刻石」拓本。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香港商報》

延伸閱讀
  • 三國蜀地一直是俞雅凡自幼魂牽夢縈之地。她毅然選擇單槍匹馬從青海一路往南,千里走單騎,開車遊走巴蜀大地,只為找尋一個個的三國英雄好漢,實踐少時對三國故事熾熱的神往。俞雅凡說,此趟旅程只能自己一個人去走,是一趟自己與心靈的交流之旅,若是有同伴,有了牽絆,就不能輕易釋放心中情感。

    廖書蘭  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