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難改的醫保

2023-02-27
 
AAA

 shutterstock_2193932957.jpg

「甚麼時候輪到咱們啊?看個病也太折騰了……」

在熙熙攘攘的候診大廳,我身旁一位頭髮花白的老阿姨,操着濃重的東北口音,有氣無力地問陪同她來看病的年輕人。

前兩天在上海一家公立醫院掛了專科門診號,按照預約時間到達,牆上叫號屏幕卻顯示,還有20個人排在我前面。

候診大廳擠得水泄不通,連空座位都不剩幾個,許多人只能倚牆而站。一些心急的病患索性站在診室門口,不停詢問是否能讓他們先看醫生。為防止插隊,診室甚至配備了一名維持秩序的保安。焦慮的空氣回蕩着天南海北的口音,有些講上海話,有些講四川話,還有些聽不出來是哪裡的方言。

等了兩個小時後,我終於進入診室,但前一個病患還捨不得離開。她和家屬苦苦向醫生哀求:「我們是從外地來的,好不容易才約上您的號,能不能今天就開藥?」

醫生嘆了口氣:「我都說了,你之前的檢查做得不規範,沒法診斷。現在等着做檢查的人已經排到下周了,你到時再來做個檢查,我才能開藥。」

同為患者的我,能感受病人的焦慮和無助,也理解醫生的辛苦和無奈,更深切地體會到近來為甚麼有那麼多退休人士對醫療保險改革深感不滿,以至於要走上街頭抗議。
中國兩年多前啟動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改革,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將原本劃入個人賬戶的約一半資金轉入統籌賬戶,用於建立普通門診統籌保障。

中國醫保由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組成。個人賬戶資金由個人支配,主要用於門診看小病和藥房買葯,統籌賬戶則由政府統一管理,用於報銷住院和大病診療費用。本輪改革過後,劃入個人賬戶中的錢變少了,但原本由個人負擔的普通門診費用,則可以按一定比率報銷。

工資收入減少、醫療開支增加的退休人士,對醫保新規反應最激烈。他們擔心用於日常買葯的資金變少,動輒上醫院看門診又耗時費力。新規自去年底在各地陸續實施以來,從南部的廣州,到中部的武漢,再到東北的大連,接連有大批退休人到政府部門前聚集抗議,要求官方撤回醫保改革措施。

抗議事件發生後,多地政府部門本月相繼發聲回應民間質疑。官媒《經濟日報》星期二(2月21日)也發表了題為《理性看待醫保個人賬戶改革》的評論文章,呼籲民眾「算大賬」、「算長遠賬」,理性看待醫保改革。

中國職工醫保制度的由來,和新加坡還有一定淵源。中國在1998年建立職工醫保制度時,曾借鑒新加坡經驗建立了統籌和個人兩套賬戶。這樣的設計令醫保賬戶更靈活,也增加了參保者的獲得感,有效推動中國從公費和勞保醫療制度向社會保險制度平穩過渡。

然而,隨着時代發展,這套制度的局限也逐漸顯現。以武漢為例,全市六成以上的個人賬戶沉澱資金都在年輕和健康群體的賬戶中,年老多病者的個人賬戶則是錢不夠用。為此,更多患者在可住院、可不住院的情況下,會選擇住院以獲得報銷,進一步加大了統籌賬戶的支出壓力。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只有六個省市的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有盈餘,其他基本都入不敷出。過去三年間人口老齡化加劇、防疫開支大幅增加,再加上經濟下行和樓市疲弱,令地方政府收不抵支的財政壓力日益沉重。醫保制度再不改革,將面對難以為繼的危機。

醫保改革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問題是怎麼改,改了怎麼讓民眾接受。從當前方案看,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是在不增加醫保繳費的基礎上,把沉澱在個人賬戶中的錢置換到統籌賬戶的資金池中,從而提高門診保障水平。

然而,這套複雜的改革方案在制定之初並未引發廣泛關注,在推行之前也未見大力宣傳。直到它悄然落地,參保人驚覺劃入個人賬戶中的錢變少了,新方案才在民間激起強烈反彈。

隨着抗議聲浪日漸高漲,中國國家醫療保障局上周宣布,會將更多符合條件的零售藥店納入統籌基金的報銷範圍。這是亡羊補牢的一着,但也說明政策在規劃時調研不夠充分,在落地前的考量不夠周到。

如何建立合理並可持續的醫保制度,是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難題。過去40年間,新加坡醫保體制經歷過至少五輪改革,從而達到逐步減輕患者負擔,實現終身保障的目的。

對於體量巨大、人口眾多、地區差異巨大的中國來說,醫保改革過程只會更為艱巨,新政落地時也必將面對更大阻力。這不僅考驗政策制定者的決心,還有各方的耐心和恒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
  • 疫情後,中國社會中的很多群體開始出現權利意識。一些人意識到,自己的基本權利可能會因為某些理由被剝奪,所以就有更強的被侵犯感和更激烈的反抗情緒。中國政府應藉此次事件修正自己的行政模式,增強政策透明度,並允許各群體參與到決定自己利益的政策制定過程中。如此才能保障國家長治久安,利於社會穩定。

    路易  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