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樹宏:侃侃客家香火龍

2023-03-27
丘樹宏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AAA

fifm202303270201405473796.jpeg

對於香火龍,已經是孩提時的記憶了。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文革」還沒有延漫到我們這個九連山下的窮鄉僻壤連平縣上坪石陂頭村,也還沒有開始「破四舊」。雖然那時候的我只是十歲左右,而且只看過一場,但卻依然對香火龍記憶猶新,並成為了我心靈深處最美好的鄉愁之一。

據傳香火龍起源於唐朝,是客家人一種造型威武、結構精美、技藝精湛、場景壯觀、氣氛熱烈、獨具特色的傳統民俗綜合表演藝術活動,也是特定在元宵節期間舉辦的一項傳統民俗娛樂活動。香火龍最早在於祀龍止雨、祀龍止水,後來發展到祈福、祈平安,旱祈甘雨,澇祈止水,其形象主要來源於當地寺廟中有關龍的壁畫和雕塑。製作材料以當地所產的稻草、棕葉、楠竹、向日葵桿、特製的龍香為主,所用工藝也是當地傳統的扎制工藝。

每年的元宵佳節,是龍「抬頭」的喜慶日子,客家人稱為「鬧春」,若受天氣影響,則在十五後至正月底舉行。在舞龍當天,一般在晚上八點前後鳴放三眼炮來通告遠近鄉鄰,此謂「起龍」。在炮響之後,全村老幼則攜帶松油明火來為香火龍點火,大家都沉浸在這種參與感中,一時間人頭攢動,比肩接踵,場面極度熱烈。夜幕降臨後,在開闊的打穀場上,18名舞者緊張有序地同時為紮好的草龍燃香、插香,要在約十五分鐘內在兩條龍身上分別插上1600—1800根香火。插香完畢,草龍渾身香火繚繞,好像星光閃爍。此時,客家八音鑼鼓聲、陣陣鞭炮聲響起,一舞者在場地中央舞動龍珠(火球),逗引香火龍入場。舞香火龍可分「拜四門」、「游龍」、「翻架」、「搶球」、「團龍」等5個情節,表演技藝難度較高。舞者分別舉着香火龍登場舞蹈,表演「雙龍戲珠」、「跳躍龍門」、「雙龍出海」、「雲遊四海」等套路。我們村那一次是在老祠堂前面寬闊的地堂上舞香火龍的,有一男一女(男扮女裝)手牽頭唱着「龍歌」穿插香火龍之間,名曰「穿龍架」,我父親就是那個男扮女裝的人。周圍的鄉親則邊觀看,邊向香火龍扔炮仗,如此則使得舞龍者為了躲避炮仗而不斷跳躍,舞動的香火龍就越發生動好看。

WhatsApp Image 2023-03-27 at 17.06.08.jpeg

集中在祠堂大門口的香火龍表演大概十分鐘時間,之後則要沿村內外各條道路遊行。整條火龍煙霧繚繞,遠遠望去,恍如一條真龍駕祥雲來到人間。不時有小孩跑上跑下嬉戲遊玩,似有騰雲駕霧之感。「火龍」每到一戶人家,便有人鳴炮增香迎接,謂之「接龍」,遇到重要的人家,還得來個舞龍表演。在走完一圈,表演結束後,香火龍便游村場,直至香火燃盡。正月十五日,香火燃盡的龍身,由眾人舉持到村後山,按照習俗把龍香扯去,將龍點燃,此謂「化龍」,人們在鞭炮着中看着火龍燃燒,意味着龍歸青天。有的地方則還要在第二天,大家把稻草龍的灰燼掃起裝好,在鞭炮聲中將龍灰倒進河裡,象徵著龍歸大海。晚上,村裡殺豬一頭,大擺酒席,慰勞舞香火龍的眾人 。

香火龍」的龍體用竹篾紮成龍的骨架,再配以稻草扎制而成。大多數地方是公龍、母龍各一條,公龍長9.9米,母龍長9米,龍身直徑6至15厘米,由頭向尾漸細。每條龍重約29公斤,龍身肚部分段插入長約90厘米的撐桿,為舞龍者手持,公龍插7根,母龍插6根。龍珠以紅布扎制而成,一頭插舉撐桿一根。表演前,在草龍身上遍插點燃的香, 公龍插1800根,母龍插1600根。為保證儘可能長的表演時間,需要有16至18人同時燃香插香,一個插點一般插六根香,呈放射狀,單獨看似開放的紅梅。

fifm202303270201405473798.jpeg

「香火龍」的興起、沒落,體現了文化傳承與現代文明演變的衝突。可喜的是,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國家推出鄉村振興戰略後,香火龍在客家地區再次興起,這表明了客家地方經濟文化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也體現出客家人對傳統文化的覺醒和重視。「香火龍」作為一種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被國務院授予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它傳承着客家人千百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是集扎制技術、工藝美術、地方習俗於一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石。它立體地、藝術地、形象地展示出了客家人的聰明才智和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強烈期盼,也體現着典型的地域標誌性文化。

華夏圖騰是龍,因此中華民族以龍為形象和主題的民俗十分豐富,有的地區甚至還有舞草席龍、舞醉龍等習俗。然而,在我看來,在各種舞龍的習俗中,香火龍則應該是最貼近龍的特質和龍文化的。有詩云:
澇祈止水,
旱祈甘雨,
祈福祈健康。

接通天,
接通地,
接通人。

以龍的名義,
祈禱平安。
以香火的名義,
接通三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舞火龍的班底騰跳躍動,所以通常需要客家武術的功底。數十壯漢撐起一條插滿香燭、長逾數六十米甚至近百米的火龍上下翻騰追逐「龍珠」。所謂龍珠,是插滿香燭的球體,由一驃壯漢子高擎轉動並引領前路。

    林文映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