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境:馬克龍訪華穩定中歐關係

2023-04-14
黃境
觀瀾綜合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AAA

W020230408332772159098.jpg

4月5至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訪問中國,全球矚目。此次訪問是中國「二十大」及新冠疫情結束後中歐外交「重啟」的重要一環。

日前已有德國總理、歐洲理事會主席、西班牙首相相繼訪華,此後還有歐州國家的一些領導人將訪華。中德政府間磋商、中歐年度會晤也在計劃之中。

但馬克龍此次訪華應該是近期的高潮,且明確了中歐關係趨穩、回暖之勢。首先,此訪有兩個關鍵詞——「專注」和「團結」。

去年11月初訪華的德國總理朔爾茨僅在華停留11小時,相比之下,馬克龍3天之內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觸時間長達7小時。馬克龍這次還邀馮德萊恩同往,以示歐洲「團結」。

但中歐媒體皆對「團結」提出了質疑。馬克龍對在華法人表示要重啟與中國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對於與華「脫鈎」則表示「無論如何我不願意相信這一場景」。馮德萊恩則延續了以往的強硬立場,這從中方在會晤時敦促中歐「建立正確的相互認知,避免誤解誤判」可見一斑。

烏克蘭危機後,歐洲再掀對華戰略討論,至去年底達至高潮,餘音繚繞至今。總體而言,歐盟仍堅持了2019年初提出的對華三重定位——夥伴、競爭對手、制度性對手,但「制度性對手」定位較前突出。馮德萊恩臨行前於3月30日在智庫發表重要講話,算是給對華政策做階段性定論:一方面稱對華要「更大膽」,另方面也指對華不能「脫鈎」而只應「去風險」。這個講話相對「平衡」,歐洲各界基本接受。

其次,此次訪問直面中歐當前兩大關鍵問題——「和平」與「發展」。

俄烏衝突讓本已缺乏動力的中歐關係「雪上加霜」。歐洲既提防中俄「無上限」關係,也對中國無視其核心利益感到失望。直到今年2月底戰爭一周年之際,中國提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和平倡議,才使中歐緊張關係有所緩解。馬、馮二人皆將此事作為訪問的優先議題,馮德萊恩臨行前明確指出,中俄關係走向「將是未來歐盟與中國關係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歐媒更直言「只有習近平承諾不向俄羅斯運送武器或與澤倫斯基進行第一次電話交談,這個行程才會被認為是成功的」。

俄烏衝突也影響了中歐經濟關係。歐洲把對俄油氣依賴的教訓推而廣之,考慮降低對華經濟依賴。而美國借對俄經濟制裁之機,進一步統籌美歐對華經濟政策。歐洲在意識形態與經濟之間的權衡更為艱難。

馬克龍此次來華率工商界人士50餘人,並與習近平共同出席中法企業家委員會會議,陪訪的歐洲空客總裁宣布在天津開設第二條生產線。

雖然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近日力挽的《中歐投資協定》未被提及,歐方也未像習主席3月底訪俄時的俄方那樣積極回應「一帶一路」,但此訪發出了明確信號,即經貿往來仍是中歐關係的壓艙石。

最後,從國際環境看,此次訪問堪稱俄烏衝突以來大國互動的新高潮。在中國2月底發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和平倡議之前,中國並未真正參與到西方與俄羅斯博弈的具體事務之中。臨行前,馬、馮二人分別與美、烏通電話,而中國新任總理李強在會晤歐方之前也與俄羅斯總理通了電話。這些恐怕都不是巧合。

馬克龍在北京表示,希望習近平能「讓俄羅斯恢復理智」,旋即克里姆林宮發言人隔空對話,稱烏克蘭問題「沒有政治解決的前景」。中方則在會談中多次提醒歐方是「多極化世界的獨立一極」,表態「支持歐洲實現戰略自主」,實則劍指美國。

國際秩序轉換之時的大國博弈激烈卻往往不動聲色,直到最後一刻才有分明的輸贏。中歐雙方都希望穩定中歐關係,從而獲得更多的國際迴旋空間。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美聚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