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咏紅:中國「文管」登場了?

2023-06-12
韓咏紅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
 
AAA

oid284674_0.jpeg

繼城管和農管之後,中國「文管」大隊登場的話題,本星期引起了境外社交媒體關注。

「文管」一詞橫空出世,導源於今年5月30日黑龍江省文化旅遊廳舉行的一場「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統一着裝儀式暨規範化建設現場觀摩會」。

根據主辦方官網發佈的消息與配圖,黑龍江省各級文化市場執法隊員代表共500餘人參加了活動。代表們穿着整齊的制服,猶如紀律部隊般出席了統一着裝儀式。照片中可見,除了六部警車在左右兩側,隊伍前方還展示着五台威風凜凜的無人機,加強聲勢。

該省文旅廳長何晶為13支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授旗並講話,要求這些代表們要主動抓落實,「堅決守牢文旅領域意識形態和文化安全底線」。

這情景挑起了人們對於中國繼續加強意識形態管控的擔憂。一些評論人沿襲在中國社會上一度惡名昭彰的「城管」,以及近期引起關注的「農管」的命名法,把「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簡稱為「文管」,並大呼:「文管來了!」「『三管齊下』了」。

誠然,在許多人的觀察中,這些年裡中國各方面的管控是愈來愈緊了。不過,客觀說來,城管、農管,包括被新命名的「文管」,都非新鮮事。

首先說城管,其全稱是城市管理執法,中國第一支正式的城管隊濫觴於1997年,職能是為地方政府維護城市秩序,比如取締非法小攤販、亂設牌匾廣告之類的問題。據說早年的效果不錯,但後來這個缺乏法源依據的城管隊伍,變成了粗暴執法的代名詞,「城管打人」新聞屢屢見諸報端。到了2017年, 中國住建部出台《城市管理執法辦法》後情況已有所改善,但是城管的負面標籤還沒有完全被摘下。

至於農管,全稱是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也存在幾十年了。今年4月,一條去年4月湖北省5000多名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換上新裝的舊聞,在網上再循環轉發,同時又有網民在抖音上晒圖抱怨一些芝麻綠豆的農家事,比如在樹上拴繩子曬被單也受管束,激起了「農管來了」的質疑。

如今「文管」接踵而至,當然會引人關注,雖然文化市場管理也是行之有年。中共中央早在2004年就在京滬等九個地區開展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改革試點,用意是減少多頭管理,整合歸併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及「掃黃打非」行政執法隊伍。

根據文旅部官方信息,經過前後三輪改革,截至2018年底,全中國97%的省區市、95%的省轄市、85%的區縣都成立了文化市場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在2012年末到2019年初,各級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共出動2488萬人次,檢查經營單位773萬家次,立案26萬7000件,責令停業整頓8292家次,罰款人民幣4億6000萬元(8600萬新元)。

這些是「文管」的政績,但是仔細推敲,大體還是針對文化市場規範方面的行政性執法,還沒有上升到意識形態領域。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出台《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出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整合組建五支綜合執法隊伍。除了文化市場,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交通運輸和農業,也要整合組建綜合執法隊伍。
按照當局的安排,在農管之後,下來也還會有輿論發現「市管來了」,「生態管來了」。但這些」管」,主要在低層範圍。至於說多個省市的「文管」統一着裝高調亮相,其實在2022年就開始了,並沒有引起多大關注。因此可以說,「文管」話題最近浮出,較多是一些人對這些年來官方管制不斷收緊的情緒反映,倒不是官方最近有了新做法。

對中共高層來說,當前的重要任務可不是「文管」,而是如何夯實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的「四個自信」中的「文化自信」,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本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發言強調要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到了本星期三(6月7日),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和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同日在深圳開幕。

習近平為論壇發去賀信,強調中共致力於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自十八大以來就把文化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李書磊現場宣讀了賀信並發表主旨演講;中共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致辭。 如此多高層官員到場,清楚凸顯了中國領導層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高度重視。

過去五年來,中國文化產業也確實有明顯發展,許多博物館的成立,優質紀錄片的播出,讓千年文化遺產再現輝煌。但文化蓬勃發展和文化上的強盛,需要的不只是一種文化,而是要多元文化相互輝映、甚至需要一定烈度的理念交鋒和辯論。所謂水至清則無魚,文化蓬勃與維護意識形態和文化安全存在一定張力。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平衡,外界將觀察中國如何走出一條自身特色的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