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達:也談《愛國主義教育法》

2023-07-03
李伯達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福山智庫研究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3-06-30 at 11.55.21 (1).jpeg

《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對港澳同胞等不同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作出針對性規定,引發廣泛的關注。為甚麼要將愛國主義教育上升到全國性立法的層面?相關條文會否在香港實施?草案通過之後如何影響香港?本文嘗試就這三個問題進行探討。

一 為何上升到全國性立法的層面?

內地官方向來重視愛國主義。相較於抽象的共產主義,愛國主義成為最大公約數,成為最大的意識形態。尤其是面對國際形勢波譎雲詭,遏制中國成為美國國策,中國要民族復興,倡導愛國主義更能凝聚共識,團結一致,面對各種挑戰。

國家主席習近平執政之後,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他在五四運動100周年講話說:「一個人不愛國,甚至欺騙祖國、背叛祖國,那在自己的國家、在世界上都是很丟臉的,也是沒有立足之地的。」

目前,內地愛國主義教育制度分散於近200部法律法規和近40部黨內法規中,呈現出碎片化。從官方的角度,需要以一部總則性、綜合性、基礎性的法律將愛國教育納入法治軌道。
正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表示,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是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對「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shutterstock_2287279353.jpg

二 會否在香港實施?

《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通過後如果要在香港全面實施,必須由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在《基本法》附件三中增加這一全國性法律,並由特區在當地公佈實施,一如2020年制定的《港區國安法》。

但是,《國安法》是為香港度身定做,此法更多的是針對內地民眾,一些條例也不適合在「一國兩制」之下的香港推廣,比如第3條規定「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因此,可以判斷此法不會也完全不必列入《基本法》附件三。

至於會否要求特區政府本地立法,一如當年的《國歌法》?目前也看不出這種必要性和緊迫性。事實上,港府近年已經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並且取得一定進展,立法並非唯一手段。

三 如何影響香港?

《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全文5章38條,第22條規定:「國家採取措施開展歷史文化教育和國情教育,增強港澳台同胞對國家和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採取措施」六個字,這規定了國家必須主動出手。至於如何出手?澳門特區教育暨青年局幾年前就與教育部旗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社)合作編寫出版中小學《歷史》、《品德與公民》等教材,人教社稱,已經借鑑澳門經驗啟動香港中小學教材研發工作,這大概就是「國家採取措施」。

2019年香港爆發動亂,官方認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育缺失,青年對國家缺乏認同,對民族缺乏情感,充斥「戀殖」「反共」「反華」甚至「本土」和「港獨」思潮,因此平亂之後整頓教育領域是重中之重。特區政府近年已經痛定思痛,採取種種實際措施加強國民教育,包括支持教聯會成立愛國教育支援中心。

草案通過之後,雖然不一定在香港實施,但勢必對特區構成壓力,特首李家超已經表態將對接國家的愛國主義教育要求。

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天經地義,但作為實施資本主義制度的特別行政區,主要應該在歷史文化教育和國情教育下功夫,推動「去殖化」,增強港人對國家和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統一,沒有必要生搬硬套。比如,內地要求「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在香港只需推動「尊黨、尊社會主義」就足夠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共元老鄧小平提出「愛國愛港」三大標準:尊重自己的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國家利益和香港利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這三大標準在今天的香港仍然適用。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面對國家對於愛國主義教育的新要求,港府不應聚焦於本地教育系統已正在執行的工作,而應該制訂新猷。例如通過設立官方展覽館,介紹國家與香港的互動,中國共產黨作為我國執政黨,領導香港人民發展的歷程,加深青年與一眾市民的愛國情懷。

    劉健宇  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