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嶺:美國構建金屬版「小北約」來勢兇猛

2023-08-04
張介嶺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成員、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3-08-04 at 15.55.21.jpeg

應美國副總統賀錦麗邀請,8月2日至6日,蒙古總理奧雲額爾登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就深化蒙美戰略夥伴關係、擴大雙方在政治、經濟、人道主義和地區合作等問題交換意見。

美蒙近期互動頻繁。自美國副國務卿澤雅訪問蒙古後,3月尾,美國助理國務卿西松又到達烏蘭巴托。緊接着,美國副國務卿紐蘭5月份又啟動蒙古之行。G7廣島峰會剛剛結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又急吼吼地趕往蒙古。

美國提升對蒙古關係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大考量是加強在關鍵礦產領域的合作,以助減少依賴中國供應鏈。美方的苦心得到了蒙古國的積極回應。6月27日,美國國務院網站發佈聲明,美蒙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承諾將共同推進「印太地區」安全和建立有彈性的關鍵礦產供應鏈。

礦業是蒙古國的支柱產業。數據顯示,蒙古國僅稀土儲量就高達3100萬噸,佔全球稀土總儲量的20%,僅次於中國,位居世界第二。4月份,美蒙達成了一項100萬噸稀土訂單。出於「第三鄰國」戰略考量,蒙美合作不會止步。8月3日,正在美國訪問的奧雲額爾登再次表示,他的國家將在稀土開採領域與美國合作。在中國收緊稀土出口之際,蒙古國開閘放水勢必改變全球稀土供應鏈格局,影響價格走勢。

事實上,5月30日,南韓、美國及蒙古的代表在烏蘭巴托首次展開三方會談,重點就包括關鍵礦產在內的諸多領域的合作展開相關討論。據悉,未來三方將定期舉行此類會議。

眼下,拜登政府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全球關鍵礦產供應鏈的安全並使其多樣化。換言之,就是要扭轉中國佔主導地位的局面。中情局局長伯恩斯不久前說得很直白,稱任何國家都很難接受生活在一個卡特爾(編按1)之下,而中國在礦物加工和開採中扮演的角色是難以否認的。

拜登政府不僅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計劃在潔淨能源领域投資的650億美元資金已到位逾40%,而除《通脹削減法》本身計劃的3690億美元投資外,迄今為止,私營公司已宣佈在電動汽車和電池製造領域投資1370億美元,以及在潔淨能源技術領域投資840億美元。據估算,僅《通脹削減法》直接帶來的公共和私人投資總額將達到1.7萬億美元。


這些措施可謂招招見血。然而,要實現供應鏈多元化僅靠美國擴大國內生產規模是不夠的。據預測,美國要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單是鋰的需求就會增長42倍。為有效擺脫困境,加速潔淨能源轉型,去年六月,拜登政府組建了「礦產安全夥伴關係」(MSP),目前,已有14個夥伴國,其中包括不久前已宣佈正式加入的稀土大國印度。

從理論上講,「礦產安全夥伴關係」(MSP)對所有致力於「打造負責任的關鍵礦產供應鏈支持經濟繁榮和氣候目標」的國家都是開放的,目標是促進公共和私營部門對全球戰略性關鍵礦產項目的投資,以幫助建立更透明、更可預測和更可持續的關鍵礦產供應鏈。

shutterstock_1779897323.jpg
然而,究其實質,美方這樣做無非是把志同道合的國家聚集在一起,試圖構建「小院高牆」,「重塑」在全球化競爭中形成的全球供應鏈,營造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多樣化和可持續性供應鏈體系,從而「去風險」,逐漸擺脫對華供應鏈的依賴,在「賣方市場」和「買方市場」之間實現新的平衡。

「礦產安全夥伴關係」(MSP)的投資範圍是全球性的,並不局限於MSP夥伴國之間。美方認為,在關鍵礦產領域,美國面臨三重挑戰:一是如何迅速提高關鍵礦產的生產能力。二是如何打破中國等少數國家壟斷關鍵礦產品及其帶來的嚴重脆弱性。三是如何改善關鍵礦產的開採、生產和廢物管理對環境和社會的不利影響,消除社區對礦產項目的反對。

美方正試圖從四個方面入手應對挑戰:一是分享潛在項目信息,避免後知後覺,及時掌握商機,搶佔先機。二是促進投融資,包括尋求所有MSP合作夥伴的財政支持。三是提高全球礦產業的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標準。四是重視回收利用。預計10年內電動車電池10-15%將來自回收組件。

shutterstock_1860265654.jpg

不過,美國在這方面能否如願以償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首先,能否動員足夠多的私營部門的積極參與和密切合作。在西方國家,政府可以制定政策框架,但真正負責落實的還主要靠私營部門。私人公司是趨利性的,任何投資都會有風險評估,包括技術突破對投資產品可能帶來的風險的評估。毫無疑問,如何將戰略需求和商機融合起來仍是一個挑戰。

第二,能否說服合作夥伴全盤接受美式做法。美國在與合作夥伴談判時,會全力推銷美式選擇,分享最佳實踐,推進良好治理原則,確保為美國投資的開發專案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而不會只談強迫勞動、國有企業、不公平競爭、低環境標準、勞工權利。不逐底競爭固然是好事,但由於國情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美國憑藉強大的資金和技術優勢在投資國一味強求一致會否加劇利益衝突尚需觀察。

第三,能否說服合作夥伴接受合規成本。確定高標準ESG有利於爭取社區支持。例如,蒙古GDP的25%來自礦山,很多社區有水資源和環境問題,對採礦很敏感。但ESG標準愈高,產品成本也就愈貴。而全球資源豐富的國家許多不是發達國家。美國會堅持美國公司在哪裡必須遵守與國內相同的ESG標準。關鍵是消費者最終是否願意承擔這樣的代價。

過去幾個月,美國在「礦產安全夥伴關係」(MSP)框架下已與合作夥伴從約200個項目中精挑細選了15個,但無論是哪個項目,從立項到獲得融資,到獲得許可證,再到設備到位,再到開始鑽探,一般需要五到十年時間。中國有足夠的時間審時度勢,趨利避害,掌握主動。另一方面,也要警惕MSP對我礦產全球競爭力可能會產生的「溫水煮青蛙」效應。

編按1: 意指獨佔的利益集團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