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開星:內地吸引高新技術投資 香港可助力

2023-08-18
魏開星
資深傳媒人
 
AAA

shutterstock_554914264.jpg


內地今年7月份經濟數據差過預期。國家統計局8月15日公佈7月主要經濟數據,工業、消費、投資這「三頭馬車」增速均較6月份回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長率僅2.5%,創年內新低;1至7月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下滑,民企信心不足,民間投資降幅擴大;整體失業率上升。

對此,外國政客、國際投資銀行及境外投資者紛紛唱衰。美國總統拜登唱衰中國經濟,高盛、大摩等大行調低內地經濟今年增長預測;評級機構惠譽擬重評中國國家主權A+評級,理由是債務負擔過重。

對內地提振市場信心的認識

雖然中國經濟不一定一唱就會衰,經濟好壞要看基本面,但是信心比黃金重要。若外界、投資者、市場對中國經濟信心缺失,經濟向好的基本面就難以發揮;外界就會拿放大鏡、有色眼鏡來看待中國經濟的負面因素,投資者就會對中國市場望而卻步。因此,對於惡意唱衰行為,中國政府及輿論都要正視,並予以強力回擊。同時,市場期待中國政府採取切實措施,提振市場信心。畢竟行動在任何時候都比言語更有力!如何提振?筆者有如下認識:

一是救市不會像以往「大水漫灌」 的重施故技;二是找出內需不足的原因,並提出有效對策。內需不足的根源實質是消費者信心不足與收入不足。因此,鼓勵投資,增加就業,才能促進消費。7月份的資料顯示,內地民間固定資產投資衰退0.5%,較前6月擴大0.3個百分點。鼓勵民間投資將是下階段發力的重點;三是內地房地產業正處於轉型期的陣痛之中。房地產行業將進入新一輪的優勝劣汰,一些房地產公司的經營模式已適應不了新的產業格局與業態。有些大公司若金融槓桿過高,就未必「大而不能倒」;四是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凸顯除了三年疫情防疫開支超出預算外,多數政府的「土地財政」已難以為繼。解決地方政府債務超標的根本出路在於精簡機構,減輕政府的開支。

WhatsApp Image 2023-08-18 at 11.35.05.jpeg

鼓勵外商投資在高新技術領域

如何加大吸引外資投入也是扭轉內地經濟頹勢的着力點之一。繼「恢復和擴大消費20條」和「促進民營經濟28條」之後,國務院8月13日提出6方面24條措施,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總體來看,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仍在高新技術領域。比如,加快生物醫藥領域外商投資專案落地投產,鼓勵外商投資企業依法在境內開展境外已上市細胞和基因治療藥品臨床試驗,優化已上市境外生產藥品轉移至境內生產的藥品上市註冊申請的申報程式,等等。

如果說內地經濟處於外部環境惡劣及內需動力不足的雙重壓力,那麼香港也受內地經濟與週邊不確定的雙重波及。內地進出口增長下降,直接影響到香港的進出口貿易表現,因為香港是中國內地重要的轉口港。據香港政府統計,2022年,46%的轉口貨物原產地為內地,而57%則以內地為目的地。香港經濟今年第二季度出人意料地僅增長1.5%。原因是在投資、出口、消費「三頭馬車」當中,貨物出口下降和投資不振導致增長乏力。

香港經濟表現受內外夾擊

內地經濟表現差過預期,香港的資本市場最明顯感知,股市下降及投資者信心不足令到香港資本市場的集資規模萎縮,導致香港交易所在國際上的排名退後。截至2023年3月底,以市值計算,香港股票市場在亞洲排名第四,全球排名第七。截至2022年底,香港交易所的新股集資額為127億美元,全球排名第四。可是,香港股票市場IPO集資總額在疫情前,曾多次奪得全球第一;而總市值也曾位居全球第三。

以上再次證明,香港經濟早已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格局。因此,香港若能繼續在國家經濟大盤中有所作為,不僅救了自己也支持了國家。這點,香港在引進外資尤其是高新技術領域的外資,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是中國內地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資來源地。截至2019年底,內地獲批准的外資項目中,47.4%與香港有關;來自香港的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為11,955億美元,佔全國52.2%。

內地吸引外資新政策也有針對美國政府限制美資投資中國的意味。8月10日,總統拜登簽署行政令設立對外投資審查機制,限制美國主體投資中國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資訊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這個行政命令標明包括香港、澳門。然而,拜登的行政命令主要聚焦在所謂的「敏感技術」領域,並不可能對所有的高新技術投資設限;否則,將意味着美方全面放棄對華投資。同時,在香港的國際資本不僅僅只有美資,還有歐洲、東南亞、中東等地的資本。

香港重視與歐盟的經貿關係

行政長官李家超8月中旬為歐盟駐香港及澳門辦事處主任Thomas Gnocchi及13位歐盟國家的總領事和代表舉辦午餐會。會上,李家超表示,歐盟是香港在商品貿易方面的第三大交易夥伴。 2022年,香港與歐盟的雙邊商品貿易額達5,240億港元,有1,600 家歐盟公司坐落於香港。李家超指,香港是東西方文化聯通的橋樑,擁有良好的營商環境等等優勢,可幫助歐盟和外國企業在香港發展,並進入中國內地,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開展業務。香港重視與歐盟的貿易和投資關係。可見,香港作為獨立的經濟體,在發展對外經貿關係上可為的空間很大。

國家所需,香港所長。香港在吸引外資方面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國家給香港新的定位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在國家重點吸引的高新技術領域投資項目上,譬如,生物醫藥領域,本港的港大、中大、科大等院校及研究機構具備較好的基礎;香港可結合自身發展與國家需要,首先要增強吸收外資來港投資的動能,然後要麼直接在本港落地、要麼引進內地,與內地企業、科研單位攜手合作;從而開創「企業在內地、資金在香港」的多種模式,形成多贏局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不少人曾憧憬無人駕駛汽車會完全顛覆私家車市場,但近年其發展卻不似預期。投資銀行瑞銀(UBS)曾估計,到2040年,全自動的無人駕駛的士(robotaxi)每年收入可達2.1萬億美元,不過這只佔所有行駛公里數的6%而已。

    鄧淑明  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