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聚嶺南:應對「少子化」危機需要連貫社會政策

2023-08-29
 
AAA

WhatsApp Image 2023-08-29 at 10.43.56.jpeg

作者:嶺南大學研究生院/政策研究院助理教授黃耿華

香港既是全球最長壽的地區之一,亦是深受「少子化」危機困擾的城市。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顯示,本港嬰兒出生率近年來連創新低。家計會的一項調查發現本港夫婦平均子女數目已經由五年前的1.3人下降至去年的0.9人,接近世界最低水平。新生兒不足導致上學適齡兒童減少,大大增加了教育系統「縮班殺校」的壓力,影響勞動力的供給,長遠會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衝擊。

造成「少子化」的原因很多,從微觀層面講,與年輕夫婦群體的生育意願下降直接相關;從宏觀角度講,則與社會政策有密切關係。有觀點認為,隨之當代社會養老保障及養老服務的完善,「養兒防老」的觀念正被逐步淡化,進而影響人們的生育意願,這在東方社會表現得更為明顯。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當前的社會政策體系並沒有對育兒服務提供足夠的保障,沒有對相關的家庭提供足夠的支援,「重養老保障,輕育兒服務」的社會政策體系會導致「少子化」日趨嚴重。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弱化養老保障或通過減少對養老服務的投入來提升生育率,而是說應該在維持養老服務高質量的情況下,強化對育兒服務的投入,完善相關支援政策。其次,需要構建鼓勵生育的綜合政策體系,推出一系列政策。育兒成本大、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以及住房面積不足,這些都是影響香港夫婦生育意願的常見因素。不過,當前的生育鼓勵措施集中在提供經濟誘因上,包括推出子女免稅額、公立醫院免費產檢、小孩免費疫苗接種、12年免費教育等。暫且不論這些「津貼」的數額是否足夠,從世界各地的實踐來看,單一的經濟激勵措施很難奏效。這啓示我們需要在提供經濟津貼的基礎上,完善社區育兒照顧或托兒服務。雖然根據香港法律,新生兒父母享有產假及侍產假,但產期後的幼兒照顧卻缺少政策響應,社區托兒服務嚴重缺失。

是否養育子女或養育幾個子女是個人選擇,我們必須給予充分尊重。但從社會政策的角度,我們需要對有小朋友的家庭給予足夠的政策支援,不應該將所有的幼兒照顧責任都家庭化,而是應該推進育兒照顧負擔的公共化。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香港,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有賴於充沛的勞動力及極高的勞動參與率。人力資源亦是香港維持全球競爭力的重要籌碼。要有效應對人口減少及「少子化」危機,需要進行長遠的規劃,改變當前單一、「碎片化」的支援政策,將生育津貼、教育、醫療以及托兒服務統籌起來,串連社會政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