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德平:從實習中學習:我的音樂夢

2024-01-10
葉德平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
 
AAA

每個人都會有一份夢寐以求的工作,但是無論怎麼想,一切都只是「想」,到底那份工作性質如何?有甚麼需要做?其實是不知道的。就算在網上看到、身邊的人分享,那都只是他們的感受。但對於自己而言,一切都要親竹目落手落腳去體驗才會知道。因此,不少大學都會給學生有實習的機會。

香港教育大學「文化傳承與藝術管理榮譽文學士課程」四年級生黃同學本身對音樂有興趣。她不但學習過音樂,更有演出的經驗。因此,她一直憧憬着音樂相關的工作,也期望未來從事相關行業。當知所讀的課程有一個到香港中樂團的機會時,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黃同學說:「我希望知道一個樂團是怎樣運作,更加希望如何去策劃一個音樂會。」

惟事與願為,黃同學被分配到Marketing部(市場行銷),工作亦與策劃無太大關係,有點像「打雜」,有時會幫公司出帖文,亦會到接待處幫忙聽電話、甚至是「搣飛」(即「在演出場地當票務員」)等,而平時做得最多的就是剪報,把與香港中樂團相關的報導剪下來,然後交給上司。

雖然是次實習並未如黃同學所想的,但這也讓她有另一種體驗:「雖然是次實習並未如理想,沒有參與到策劃的部分,但也讓我確定了自己不適合方面的工作。」

黃同學笑了笑說,「如果將來有機會到香港中樂團工作,我是願意的,不過就不要再做Marketing了。」

實習,除了能讓我們確定是否適合甚麼工作,能讓我們知道自己不喜歡甚麼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筆者剛完成了一個有關「實習的評估與學習」的研究,就參與了課程實習課的學生進行研究,其中問到「實習後,你對相關工作的認識有多大程度的提升?(1為最小程度,5為最大程度)」

結果顯示,有18位同學選擇程度4(67%);2位同學選擇程度5(7%),中間數為3.67。可見實習對於學生將來的工作定位,有更明確的指向。畢竟沒有實際操戈,一切都是紙上談兵,雖然現實有可能打破了幻想,但實習能讓學生們在溫室內體驗,總好過真正進入社會後才破滅,讓同學有時間去思考自己的未來。

另外,黃同學又說:「其實這次實習最大的收穫是人際關係,這一點也是我實習前顧慮的,因為我本來是較內向的人。然而因為實習關係,我需要和不同人溝通及接觸,令我這方面有所提升。」

研究中又有問到:「實習過程中,哪一種交流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結果顯示,書面溝通有5人(19%);口頭交流有13人(48%);通過技術進行交流有6人(22%);向觀眾展示有3人(11%)。可見實習除了可以讓同學知道自己對工作種類的認知外,更可以提升一些職場上需要,而他們又未必具備的能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