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香港製造業可以考慮飛地模式

2024-03-26
伍俊飛
中經文促會研究員
 
AAA

 順利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後,香港特區面臨的最迫切任務就是振興經濟。任何經濟體在前進道路上,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成長的煩惱,甚至會遇到較大的困難、挑戰或考驗。為了突破困局、化解危局,政府需要有大膽破局的智慧,其中最緊要的是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切不可四面出擊,更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以特區政府為首的管治團隊當前正致力於推動香港社會由治及興,直面經濟增長乏力、財政收入不足、股市流動性匱乏、貧富差距過大等諸多問題。構建新的發展格局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通過破局思維,抓住突破點,重整經濟結構和市場生態,充實政府財政,增加居民收入,有效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綜合分析境內外形勢,破局的決定性環節就是復興香港製造業。

上世紀80年代,製造業增加值曾占香港GDP的20%以上,但隨後香港就轉向了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香港如今是全球服務業主導程度最高的經濟體之一,2022年服務業占香港GDP的93.4%,製造業增速只有0.2%,規模為262.29億港元,在香港GDP中的占比不足1%。工業能力對經濟韌性至關重要,製造業能力更強、產業門類更多的經濟體能夠為中產階層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和更高收入來源,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特區政府在2022年12月發表《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出未來5到10年要將香港製造業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在《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中,特區政府提及發展「 創新科技、新型工業和先進製造」,包括推動北部都會區與港深河套區聯動發展,只不過眼下還停留在願景層面,並沒有許多切實的成果。

香港的經濟支柱主要來自五大行業,包括貿易及物流、金融服務、房地產及建造業、專業服務及其它工商業支援服務、旅遊業,其中前三個行業增加值在GDP中占比均超過20%。香港的金融和專業服務業具有強勁的國際競爭力,但由於其高附加值行業屬性,只能提供數量相對有限的就業崗位,比如金融業占2022年GDP的22.4%,但僅提供約269,700份職位 ,相當於總就業人數的7.5%。消費性服務業雖然吸納大量就業人口,但對GDP的貢獻較小,比如旅遊業雖然吸納了香港約6%的就業人口,但2022年僅貢獻了0.4%的GDP。因此,儘管香港失業率保持在較低水準,但大多數打工者收入增長緩慢,社會就業期望值與勞動力市場的實際供給存在巨大鴻溝,年青人出現「 高素質,低收入」的資源錯配現象。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香港社會就大力發展製造業達成了共識。然而,香港在本地發展製造業面臨難以逾越的障礙,主要原因在於香港生產要素價格奇高,土地、勞動力、技術等要素價格居於世界頂端,製造業發展所需的資源成本居高不下,這導致香港難以在本地大規模復興製造業。那麼,香港「 新型工業化」的出路在哪裡?我們認為,背靠祖國,依托大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製造業的希望所在。在中央的明確支持下,香港可以與內地地方政府合作,在合適的區域與當地共建製造業園區,通過「 飛地」模式快速拉動香港經濟增長。

內地擁有遍佈全國各省、市、區的飛地,其管理和運作模式成熟且多樣化。最新出現的飛地是深圳與廣東省汕尾市共同建設的深汕特別合作區(468.3平方公里)。上海的飛地數量堪稱中國之最,包括位於安徽省宣城市的白茅嶺農場(40.5平方公里)、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的軍天湖農場(14平方公里)、位於安徽省黃山市譚家橋鎮的黃山茶林場(3.1平方公里)、位於安徽省歙縣的練江牧場、位於江蘇省鹽城市的海豐農場(約167平方公里)、位於江蘇省鹽城市的上海農場(93平方公里)、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的梅山冶金基地、位於江蘇省徐州市的大屯煤礦、位於浙江省舟山市的洋山港。北京有兩片分佈在外省的著名飛地,包括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的雙河農場(380平方公里)和位於天津市寧河縣的清河農場(115平方公里)。中國面積最大的飛地是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唐古拉山鎮,有大約48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由隸屬於海西州的格爾木市管轄。

在內地建設製造業飛地,除了能大幅增加特區政府財政收入,還能幫助香港企業大幅度降低生產要素價格,有效促進企業盈利和可持續發展;幫助香港年青人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資料、機器人、生物醫藥等創科領域大展身手,為他們創造更多高收入工作機會;幫助通過高才通、專才、優才等計畫移民香港的各類科技人才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人才的比較優勢,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當其時,避免其一窩蜂地湧入金融保險業的現象。

基於香港當前的實際情況,與內地地方政府合作建設飛地應該合理分配利益。第一,特區政府向當地繳納一定的土地租金。第二,特區政府與當地稅收分成,比如香港方面拿6成,當地拿4成。第三,雙方確定企業雇傭員工配額,比如港人占3成,內地人占7成。其它事項可以參考深汕特別合作區實行的區域協調合作發展經驗。

關於製造業飛地位置的選擇,我們其實可以面向全國來探討,不過從歷史文化、管理半徑、通勤距離等方面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地塊無疑是最合適的目標,尤其是可以優先考慮惠州、珠海以及廣州南沙。從與香港連接的公路、高鐵、海路、航空等交通運輸方式以及土地和勞動力價格等方面綜合來看,惠州市臨海的的惠陽、惠東確實是最好的選擇;從提升港珠澳大橋人流量、車流量、貨運量,充分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的角度來看,珠海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從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企業研發中心建設以及構建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攻關體系的角度來看,廣州南沙無疑也是一個良好選擇。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