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洛絲:回歸二十年 政府摸到了治港的方向沒有?

2017-07-12
黃洛絲
公營機構工程師
 
AAA

octo1.jpg

新政府看來意念多多,有意解決香港的許多積弊問題,就以近年討論得熱烘烘的房屋問題為例,上屆政府有意透過棕地發展、郊野公園地區附近建屋等多管齊下,紓解緊急的房屋問題。到林鄭月娥希望推出與市場價格脫勾的資助房屋,但實際推行仍有不少問題要解決。 

公營資助房屋不足,問題核心是政府任由每日150個的單程證,在建制地區勢力推動下,直接申請上樓。如果供應充足,問題不大,但偏偏過去五年,公屋落成量追不上指標,以致不少新婚低收入港人只能擠進劏房。 

另外,上屆政府沒有通盤考慮,任由財雄勢大的中資發展商來港天價投地,使啟德地價屢破新高,到極不合理水平。而梁振英曾經提倡的港人港地政策半途而廢,還反讓炒家推高。市建局只能插針做一個細項目,但也被附近中資樓夾上16,000一呎。置業的港人本來沒有興趣中港政治矛盾的偽命題,但偏偏拿著辛苦賺來的首期,卻享受不到啟德新站的便利。 

新科技政策又是香港的另一個泥沼,創科局成立以來的守舊及不懂迎合新科技,平白讓香港輸給其他地區,昔日的靈活變通被比下去。 

以流動上網為例,南韓普遍地區都能順利享受4G的網速,可是香港隨著4G的普及,除了要通過限制用量來避免網路過份擠逼,於地鐵或其他繁忙地區,更會出現無法上網或斷線的情況。而Wifi的覆蓋率就更不能與內地的大城巿相比。當深圳、上海、杭州、北京人都能不用帶錢包出門,盡享流動支付的便利,香港的支付寶、手機支付才剛剛開始普及。八達通用了二十年還是八達通,除了中間爭取過加快幾秒感應外,實在不知道為什麼港人銀包還要裝著這張卡。 

從房屋政策到創新科技發展,兩個議題一新一舊,卻是關乎衣食住行。回歸後的香港政府缺乏長遠規劃,每當出現問題時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副畏首畏尾的態度,結果受罪的是市民。 

林鄭月娥和團隊,除了要檢討教育福利這些惠民措施外,實在要加把勁落實中央政策組改革和善用諮詢機構,盡快籌劃香港的新房屋和創科政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寫下這個題目,容我先把對香港的感受描述一下。 七十年代末,上初中的時候,我看過一本《香港風情》的短篇小說集,書中寫了些資本家剝削打工者,男男女女畸情亂倫之類的內容,香港的光怪陸離,道德沉淪,投射在我心中,形成的是一個“臭港”印象。

    蔣兆勇  201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