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聚嶺南》大灣區置業與港青年「未來」

2019-08-15
 
AAA

85ca7f4a9816abf9b36ad3d071b262d4.jpg

作者:李博 (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碩士研究生) 

「反送中」運動給香港社會帶來的沖擊仍在發酵。其中,作為近幾次社會運動的前線及主力,香港年輕一代又一次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對於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相當數量的年輕人對政府及社會產生如此大的失望乃至敵意,各界人士從不同角度均有意見表述。單從社會福利方面來反思,「置業難」似乎一直是個重要的外因,給這些即將踏入或剛剛踏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帶來了持續的、額外的焦慮;加之「就業難」等其他消極因素,港青年對中央的涉港政策、對港府的執政能力、對社會的包容程度、對自身的現實遭遇愈發埋怨。

公屋幫不到年輕人
「置業難」難住的不僅僅是青年人,還有相當部份來自社會中下階各個年齡層的香港市民。但由於不同的教育背景及更為殘酷的社會現實,港青年已漸漸淪為「置業難」主要的受災對象。解決低收入人群住屋問題一直是港府在民生工作中的著力點;其基本對策邏輯是以圍繞公共租住房屋(公共房屋/公屋)計劃進行的政策設計。公屋計劃由來已久,在港英時期就已被當時的殖民政府推行運用。時至今日,公屋仍被很多香港低收入市民視為實現「居者有其屋」的不二選擇。據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底,44.7%的香港市民居住在各個類型的公共房屋中。若將統計範圍延申到包括「限制期滿,可在市場自由買賣的居住單位」,香港的公屋實際承載了超過一半的香港人口。相對可承受的價格及逐步改善的居住環境,使得租住公屋在相當數量的香港市民中頗受青睞。但隨著需求人數的增長,問題也隨之突顯,其中最引人關注的無非是輪候時間的長短。據房委會於今年三月底公布的數據,非長者申請人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這與房委會定下的「平均輪候時間為三年」的目標仍有不小差距。且相對於長者,青年人(特別是未組織家庭的青年人)往往需要等待更久。因此,對於大部分香港年輕一代,租住公屋似乎成了一張解不了燃眉之急的空頭支票。
加之香港私人地產的交易價格始終維持高位走勢,置業對於不少港青年來說可謂難上加難。據美聯物業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六月全港房屋成交均價為13,606元/尺。自2016年七月以來,港人每尺的置業花費均要高於10,000元。而同時期港人月收入中位數始終徘徊在16,000元至20,000元之間。動輒幾百萬乃至上千萬的房產對於如今的香港青年確實難以承受。面對如此困境,港青年的置業出路在哪裏?受惠於國家政策的大灣區內地城市是否是港青年可以尋求安居樂業的理想之地?

 20190814041249667.jpg

山不轉路轉?

近期,廣東省人民政府推出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該計劃涉及七大板塊,共涵蓋100個有關教育、科技、金融、通信、住房、養老、醫療等涉及港人的指導性優惠意見。就置業而言,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也同期推出了一系列相關配套優惠政策,以鼓勵符合條件的港人在灣區內地城市租購房屋。單從政策方面來看,內地相關省市政府可謂小心翼翼。且除廣州、深圳外,其他灣區內地城市的房價比起香港確實要便宜不少。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相當部分灣區內地城市的居民社區可以滿足港青年「剛性」的生活需求。

6fee2106-279d-472f-acd4-f8183b0fe13d.jpg

大灣區置業要考慮的因素
但是,對於不僅僅追求物質生活,還擁有精神、政治、文化自由訴求的香港青年來說,剛性滿足遠遠不夠。據嶺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社會治理聯合研究中心調查,網絡限制(80.2%)及教育水平(71.25%)是阻礙香港大學生踏入灣區的兩個最大門檻。由此可見,受「普世價值」教育塑造的港青年對內地 (特別是內地政府) 仍有內心上的抵觸甚至恐懼。同樣,據香港青年協會於近期的民意調查,社交媒體及文化差異是造成港青年對進入灣區內地城市生活抱著「等等看」心態的主要原因。
成家立業自古已為中國人傳統觀念中的重要一環。雖說時代變遷,但「家」的內涵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講仍然少不了對「屋」的表述。既然灣區發展、粵港融合已成趨勢,灣區置業或是港青年重新定位自我、作為尋找人生機遇的跳板。當然,克服政策傳遞的制度障礙,是港府以及相關機構部門需要努力首先實現的。打通政策傳遞的瓶頸,從而充分發揮政策的積極價值,擴大灣區優惠政策的正面影響力,或許是解決目前港青年置業困境、探索港青年新「未來」的最直接方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