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專題】背景---概況

2016-07-01
 
AAA

01_A.jpg

香港一向被稱為「彈丸之地」,11萬多公頃土地面積,只有百分之24是已發展土地,當中百分之7是用來興建住宅,其餘三分之二土地都是「綠色土地」,其中郊野公園,就佔整體土地面積的四成。
 
土地短缺問題困擾本港,以人口密度計,香港每平方公里住了27,3000人,人口密度僅次於孟加拉首都達卡以及印度首都孟買。
 
香港「寸金呎土」,私人住宅樓價冠絕全球各大城市。世邦魏理仕研究部去年九月的調查,香港的平均呎價較倫敦高38%,比紐約高68%。結合政府統計處以及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資料,本港樓價過去15年就升了1倍半,但家庭入息中位數只係上升41%。
 
香港人住得貴又住得細,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70平方呎,只有上海、新加坡及深圳的三分之二,更洐生出只有百多呎面積,居住環境極差的「劏房」,而月租亦都要七、八千元。部份人更冒險租住欠缺消防設備的工廈劏房。社區組職協會估計,全港目前租住工廈劏房的人數已升至12,000人。
 
2014年政府提出「長遠房屋策略和十年供應目標」,原定提出十年內興建48萬個單位,但在2015年底,就修訂為46萬個,當中20萬個單位為出租公屋,資助房屋單位則為八萬個,私人住宅單位就有18萬個。
 
政府定出建屋目標,但外界就質疑是否有足夠並持續的土地供應,應付不斷上升的需求。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香港未來三十年人口將會突破800萬,土地問題已迫在眉睫。要容納新增的一百多萬人,同時改善居住空間,配套設施,增加人均用地40%以及適量增加土地儲備,團結香港基金評估就需要9350公頃土地,「地從何來」將是我們急需討論的問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