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達:統戰糾偏 關注基青知

2017-02-02
劉仲達
資深媒體人
 
AAA

GREATWALLA.jpg
近年香港推出不同規模的赴內地交流活動。

每年年初,中央各個系統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工作會議,包括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全國對台工作會議、全國宗教局長會議等。全國統戰部長會議於1月中舉行,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參加。自中央統戰部部長孫春蘭去年年底首次陪同習近平會見特首梁振英,顯示統戰系統在涉港事務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此次會議也備受關注,究竟出台什麼新措施? 

中央統戰部官方微信號「統戰新語」發表文章,披露了今年統戰工作的七件事,當中包括「進一步做好港澳台海外爭取人心的工作」,提出的具體措施包括:「以增進認同、深化交融為目標,重點關注港澳台海外基層民眾、青年學生、知識精英等群體,開展國情考察、尋根謁祖等活動。」 

統戰,全稱是統一戰綫,被視為中共三大法寶之一。中央統戰部的職責主要就是團結黨外人士,以懷柔為主,爭取大多數,孤立極少數,港澳同胞被列為12種統戰對象之一。 

換言之,今後涉港統戰,將關注基、青、知三大群體,以爭取人心。這是對過去專統上層的糾偏,與涉台統戰策略的調整有異曲同工之妙。 

馬英九執政八年,兩岸關係和緩,交流活躍,北京頻頻出籠「惠台」措施,以為台灣人民會心存感激,卻爆發了太陽花學運,國民黨在選舉兵敗如山倒。當中的原因,就是普通老百姓、青年享受不到「惠台」紅利,認為都被財團拿走了。北京後來調整政策,強調將「三中一青」(中小企業、中低階層、中南部民眾和台灣青年)列為對台政策的核心重點。 

北京對港統戰,過去主要針對上流社會,也就是資本家、政界、知名人士,給人的印象就是吃吃喝喝,遊山玩水,透過授予各級政協委員等頭銜,來爭取他們的效忠。 

中央過去幾年也頻頻給香港送大禮,包括擴大自由行、來港發行國債等,但一般港人沒有撈到什麼好處,基層在97之後生活質量沒有提高,房子越住越小,對回歸「無感」。 

官方首次提出要統戰香港的基層民眾,是要糾正「統上不統下」,但具體怎麼操作、能否達到目的還待觀察。是不是組織、拉攏、支持一些同鄉會,就叫做關注基層? 

回歸之後成長的青年學生,成為叛逆的一代,甚至產生分離意識。他們有的不滿缺乏向上流動機會,有的不滿政制停滯不前,成為佔中運動的主流。 

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平心而論,中央在2003年大遊行之後,已經開始關注港青問題,中聯辦還專門恢復成立青年工作部,但為何越關注越離心離德呢? 

過去幾年,香港成立了不少青年組織,各大社團旗下也紛紛成立青年委員會。但這些如雨後春筍成立的組織,卻被視為「富二(三)代俱樂部」。不少港人有這樣的印象,統戰港青,淪為統戰「富二代」。 

富二代只要肯放下架子,走入社會,展現自身的能力,還是能得到社會的認同,劉鳴煒就是成功的例子。但現在獲得力捧的一些「青年領袖」,成功靠父幹,位尊而無功,根本難以服眾。 

近年,香港已經推出不同規模的赴內地交流活動,以增強青年學生的國家民族意識,了解國情。不能說完全沒有成效,但效果不大。 

究其原因,有的是因為交流團走馬觀花,遊山玩水,被視為「免費(平價)旅遊團」;有的是流於形式化,假大空,轟轟烈烈,浩浩蕩盪,用硬銷的方式,比如唱國歌、升國旗,行程充滿「官本位」,官員居高臨下,充斥官話套話,徒增反感。 

統戰系統將來組織交流團,須擯棄舊思維,不能一味靠宣傳、灌輸,而是要坦率坦誠,讓青年學生真正走入中國社會,與內地學生交流,與老百姓接觸,不僅領略祖國繁榮強盛的一面,也目睹貧困落後的地方,真實了解國情。 

 

文章觀點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2158人的名單公佈,當中包括約200名港人,亦可窺見統戰變化。這份名單除了原則上根據「七上八落」(67歲連任、68歲退休),與以往相比,更加注重委員的政治忠誠,尤其在關鍵時刻是否敢於亮劍。

    劉仲達  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