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科:誰有能力帶領香港抓緊國家大發展機遇?

2017-03-10
韓成科
香港文化協進智庫高級副總裁、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AAA

cnhk.jpg
新一任特首要帶領香港抓緊千載難逢,須有極強的執行力。(香港電台視像新聞截圖)

總理李克強發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這是將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提升至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進一步推動珠三角地區與港澳的互利共贏合作。粵港澳大灣區是「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規劃綱要」的一個繼承和升級,顯示中央對粵港澳合作的重視和支持。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瞄準「世界級」格局,所涉及的區域經濟總量巨大,單是香港和深圳的金融及經濟規模加起來,就可以等同倫敦或紐約兩大全球性金融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完全有能力打造成亞洲的「全球性金融中心」。除了經濟總量之外,粵港澳大灣比東京灣、三藩市灣等世界級灣區的地理環境條件都要好,有能力將產業、物流、科技、金融和貿易等資源高度集聚,打造世界級灣區。這對於粵港澳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近年,香港一方面進入社會矛盾多發期,另一方面卻迎來巨大的機遇期,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將香港視作重要的戰略節點。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去年訪港,明確指出香港如何在「一帶一路」的大發展中尋找機遇。國家「十三五」規劃亦明確提出,支持港澳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此外,纏繞二十年的河套發展計劃亦取得重大突破,特區政府與深圳市政府早前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把河套地區打造成港深創新科技園,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注入巨大的動力。

單是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及河套發展,已經為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足以讓香港經濟再次騰飛。但同時,這亦可能是香港最後一次騰飛機會,原因很簡單,香港如果未能抓緊機遇,投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反而自我設限,固步自封,大灣區依然會繼續推進,不過是變成沒有香港的「粵澳大灣區」,令香港被進一步邊緣化,被排拒於全世界最有潛力的大灣區之外。

同一道理,「一帶一路」、河套發展都是多年難得一見的機遇,香港雖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但如果不能抓緊,國家也不會停下來等香港,「一帶一路」沒有香港依然可以互聯互通,河套區沒有香港,深圳難道就出不了華為、中興?但香港錯失了這趟國家發展的快車,還有下一次嗎?

香港正面臨發展的十字路口,新一任特首須帶領香港抓緊千載難逢的機遇,必須具有抓緊機遇的「急迫感」,有極強的執行力,有與內地各省市協作的經驗,得到中央的高度信任,否則將不可能處理這些大型合作項目。在目前三名候選人中,不講政治,單講能力經驗。胡國興法官沒有行政經驗,雖然他以加拿大的「素人總理」杜魯多自比,但恐怕難令市民有信心。曾俊華多年主要負責金融財經,歷練過於單一,亦鮮有與內地合作的經驗。他在政綱中對於兩地合作亦沒有多少着墨。更令人懷疑的是,泛民一向視兩地合作為洪水猛獸,曾俊華如果得到泛民的支持而成為特首,必須向泛民負責,將來還有何底氣推進這些項目?

而林鄭在出任政務司司長期間,與內地各省市有大量的合作經驗,河套發展區的備忘錄更是由林鄭代表香港簽署。她具有36年的公務歷練,出任過20多個不同崗位,執行能力強、熟悉政府運作,更難得是她對於香港發展一直有強烈的「急迫感」,對經濟增長放緩「不甘心」,並直言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上要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論能力、經驗、眼界,在三位候選人中,無疑以林鄭最有能力帶領香港迎接國家的機遇。

 (行政長官候選人還包括曾俊華、胡國興)

文章觀點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