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寧:民意戰系列二:以「支持度淨值」比較候選人有哪些問題?

2017-03-13
陳振寧
時事評論員
 
AAA

votea.jpg
有民間投票以支持度淨值比較候選人。(候選人圖片:大公報)

先回顧問卷問題:「支持度淨值」的問卷問題例子如下:「如果聽日投票選特首,喺未考慮其他候選人之前,你有幾支持或者反對以下人士出任下一屆特首?」受訪者可答「非常支持」、「幾支持」、「一半半」、「幾反對」、「非常反對」。另一例子是「2017特首選舉民間全民投票」(「民投」):「你是支持還是反對候選人A成為下任特首?」受訪者可答「支持」、「反對」、「棄權」。而計算「支持度淨值」的方法是把「支持」總和與「反對」總和兩者相減(「民投」則不用把「非常支持」和「幾支持」加起來成為「支持」總和,以及把「幾反對」和「非常反對」加起來成為「反對」總和)。 

至於「多選一」的問卷問題例子如下:「如果聽日畀你投票選特首,而參選者只有以下人士,你會選邊個?」受訪者可從中選出一位其屬意的候選人。 

有指「支持度淨值」適合「兩極化」社會。「民投」更會視「支持度淨值」最高並所得的反對票和棄權票總和比支持票少的為「當選人」。就此,必須考慮的是如何切入以得出「兩極化」社會的結論。 

其中一個常用的量度是詢問市民自認傾向哪一個派別。根據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於去年三月的調查結果,受訪者自稱為「本土派」為8.4%、「激進民主派」為2.5%、「溫和民主派」為31.9%、「中間派」為20.1%、「建制派/親中派/工商派」為13.7%,而「無取向/無回答」為23.5%。從此結果看,若視「本土派」和「建制派/親中派/工商派」為左右兩邊極端,其實分佈都集中在「溫和民主派」及「中間派」。值得留意的是,有23.5%是在此量度方法中没有選出一個派別,這令我們反思其實除了自我界定派別外,還有没有其他更佳方法去得出「兩極化」社會的結論。 

必須強調,即使有更佳的量度方法,其實每個社會均有不同的社會分歧(cleavage),但問題是為何我們絕少見到以「支持度淨值」作為選出候選人的量度方法。系列一已指出此方法是偏離現實的投票方式,接下來本文以策略性投票為例子。 

策略性投票是指選民並不投給其偏好排序最高但勝算最低的候選人,反而投給其偏好排序次優但勝算較高的候選人,以防止其偏好最低但勝算最高的候選人當選。 

假設在選舉裏有三名候選人A、B及C。假設部份受訪者的取態偏好為A是首選,接着依次序為B、C。在「支持度淨值」的問題下,受訪者只需要表達對個別候選人的取態,他們並不用考慮比較的因素,進而有策略性投票的考慮。但是如果是「多選一」,部份受訪者可能基於不同原因而認為A的勝算較B為低,為了令勝算最大的C不能當選,所以他們便選擇B。此例子說明若參考「支持度淨值」而選出「當選者」,會系統性地排除市民在現實選舉中具有的策略性投票思維。 

另外,「支持度淨值」的計算過程也會令部份資料喪失,此點主要表現在「非常支持」、「幾支持」、「一半半」、「幾反對」、「非常反對」的五個選項。假設部份受訪者「非常支持」A,而同時「幾支持」B和C。為了計算「支持度淨值」,「非常支持」、「幾支持」加起來成為「支持」總和,把強弱程度有差異的「支持」混合在一起。但是在「多選一」的情況下,該等受訪者會直接選出A,不用擔心在計算過程中其偏好訊息被隱藏。 

必須強調,「支持度淨值」有反映「民意」的價值,但是如果把結果進行候選人之間的比較,甚至進而視為選出「當選人」的標準,背後所面對的問題值得深思。 

究竟「支持度淨值」和「多選一」下,候選人採取的競選策略會否有差異,這留待另一文探討。 

 

文章觀點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劉業強希望各位市民特別是鄉郊居民,能夠在12月10日星期日的區議會選舉中把握手上的一票,投選心儀的候選人。

    劉業強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