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達:自況張良 鬥智鬥勇不鬥氣

2017-05-19
劉仲達
資深媒體人
 
AAA

GODFATHER1.jpg
錢其琛逝世,享年九十歲。(大公報資料圖片)

「外交教父」錢其琛逝世,再讀其《外交十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這是一本耐看的書,以十個特定的大事件為線索,加上他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以非史非論的方式,平實白描地寫下來,引人入勝,文字也相當乾淨。附錄的五篇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發表時間為2000年至2003年,可以視為錢氏外交思想的自我總結,但較少為外界重視。 

鄧小平的外交路線,是「韜光養晦」、「不出頭」,以保障改革開放的戰略機遇期。錢其琛是堅定的執行者,甚至有可能是這一路線的「倡議者」之一。眾所周知,領袖的一些思想,「原創者」不一定是他本人,而是採納了智囊和官員的觀點,為我所用。 

預告中國國力增長將改變國際格局 

他在演講中多次強調:「我們的核心任務仍然是經濟建設,這是解決我們面臨國際、國內問題的物質基礎。」(P389)「只要我們的綜合國力不斷增長,中美關係肯定會向著有利我們的方向變化,整個國際格局也會發生深刻的變化。」(P415) 

他堅定支持江澤民、朱鎔基,推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1年,他在北大演講說:「我們在加入現有的國際秩序的過程中,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這種代價是值得的,無損於我們的根本利益。」「我們對現行的秩序和遊戲規則也就能獲得一定的發言權,能夠做到參與其中、趨利避害、適時有為、徐圖改造。」(p390) 

他在蘇聯工作、生活十幾年,是一位「蘇聯通」,但在現實中並非「親蘇(俄)派」。他深刻地知道,中國要實現現代化,離不開美國。中國要加入世貿,參與全球化,必須得到美國支持。以中國的實力,不能、不應、也無法與美國為敵。 

指美國難對付中國 對抗不如合作 

因此,在他執掌中國外交的15年,中美經歷了銀河號事件、李登輝訪美、駐南斯拉夫使館被炸、南海撞機等事件,中國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但本質上是對美忍讓,用他的話: 「要鬥智鬥勇,但是不要鬥氣,不圖一時之痛快,不爭一日之短長。」(P418) 

經歷過那幾場風波的人都會記得,中國外交系統被不少民族主義者罵得狗血淋頭,甚至被扣上「漢奸」的帽子。國內外也有不少美國「圍堵中國」之聲,但錢其琛精闢地指出:「美國對世界各個地方的事情都要管,經常是『十個指頭按跳蚤』,它也難以集中力量對付中國,也沒有必要對付中國。對抗不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P396) 

他對中美關係有三個判斷,並且認為是基本規律:第一,中美之間合作的基礎沒有改變;第二,中美兩國各自的基本模式沒有改變;第三,美國對華政策的兩面性不會變。整體而言,就是合作處於矛盾抗爭之上。 

蘇軾在《留侯論》有這樣一番議論:「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錢氏引用這段名句告誡北大學子:「不要碰到一點挑釁就氣憤得不得了,就頭腦發熱要『挺身而鬥』,這其實『不足為勇』。真正的勇敢的人會冷靜觀察、仔細考慮,因為我們『所挾持者甚大』,我們的志向很高遠。蘇軾讚頌的是西漢的張良,而我們當然應該比兩千年前的政治家有更多的智慧。」(P418) 

「韜光養晦」造就中國新時代 

顯然,他頗有以張良自況之意。事實證明,正是堅持「韜光養晦」,造就中國今天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力僅次於美國的大國。 

如今的中國已經進入了「奮發有為」的時代,與「韜光養晦」漸行漸遠。隨著國力上升、民族自豪感高漲,民意也隱然躁動亢奮。錢氏晚年多病,據稱患上老年癡呆症,對這種外交戰略的調整也許已經茫然。他的門生吳建民,生前則因為堅持「韜光養晦不過時」,飽受鷹派攻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中國大陸正在加緊軍事備戰「武統」台灣,最早可能在2027年發動攻擊。中美交惡之際,這似乎是引起國際社會普遍擔心的熱門話題。
    我多次闡明我的觀點:台灣不獨,大陸不武。
    但是這個簡單而意義重大的觀點似乎不被大多數人理解和認同,因為他們聽到和看到太多關於兩岸有可能發生戰爭的揣測以及中美為台海可能發生衝突而積極備戰的報道。

    王向偉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