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於:由「自資院校」到「半資助院校」的重大轉向

2017-07-11
 
AAA

school1.jpg
每年放榜後都有不少學生趕到自資院校報名。(文匯報資料圖片)

特首林鄭月娥提出的50億教育經常開支撥款,其中最注目的一項,是給每位就讀本港自資學位課程的學生資助每年三萬元,免入息審查。以四年制課程計,即每位學生資助12萬,佔政府每年開支逾十億。 

雖然政府反覆強調這是「資助學生」,但「資源是否用得其所」的角度看,「資助學生」的說法值得商榷。如果政策的出發點是「資助學生」,入息審查肯定是基本要求,不論貧富的「資助」,意味著不符效率的資源分配。畢竟,政府沒有責任資助出身富裕的學生。再者,清貧學生其實可以透過專上學生資助計劃獲得學費津貼,似乎更令「資助學生」的說法難以成理。 

當然,筆者並非是質疑學劵計劃減輕學生財務負擔的作用,也十分支持政府出資支持自資院校。但撇除「資助學生」的論述,我們更需要著眼政策對院校的實質效果:如其說是資助學生,學劵計劃更大程度上是資助院校。 

對多數自資院教來說,學費就是最大的收入來源。透過學劵來補助學費,其實等於用公帑來補助大學一部分收入。現時各間自資院校大部分課程的學費介乎六萬至九萬。換言之,日後每間自資院校的學費收入部分,粗略估計大概30%至50%來自政府資助。 

從政策效果的角度來看,自資學士課程學劵制實際上意味著政府與自資院校關係的重大調整:日後的所謂「自資院校」,實際上都變成了「半資助院校」。 

當然,有彈性地把純粹的自資院校轉變為半資助院校也可以是一件美事。畢竟,大專教育成本高昂,政府恰當地分擔部分成本,也是十分負責任的表現。但筆者關心的問題始終在於,既然每年花費12億的學劵都是公帑,參與的院校實際上都成為了半資助院校,政府就有責任確保資源「用得其所」。 

以公立大學為例,教資會每年資助八間公立大學所費不菲,但同時對每間大學的教研能力都訂下極高要求,定期評核,確保教研人員都不斷追求進步。今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香港八間公立大學就有四間(港大、中大、科大、城大)成功擠身50強。儘管「八大」還有很多值得改善的地方,但整體上,這亮麗的成績足以告訴公眾,政府投放高等教育的資源沒有白花。 

現時自資院校質素參差,研究水準良莠不齊,一直是行內已知的事實。以往,考慮到它們自負盈虧,政府只在教學質素方面基本把關,其餘盡量寬鬆,尚且可以理解。推行學劵制後,自資院校成為了半資助院校,既然花費公共資源,政府就有責任要求院校在教研方面都達到更高水平。 

自資學位課程學券制是一項果斷的嘗試,是一項令人充滿期待的政策。但我們期待的,不是任由12億公帑成為了個別院校的救命草。我們期待這個政策可以成為一個契機,既做到減輕學生負擔、支持自資院校可持續發展,同時促使自資院校精益求精,更加努力提升教研水平,令這12億用得其所。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專上教育,對政府來說是投資, 對商人來說是生意。政府需要負起教育的責任, 培養社會的人才;商人如果能夠營辦優質的教育,用來賺錢,也是天公地道。兩者可以同時並存,相輔相成。然而, 理想與現實往往相去甚遠,香港的專上教育,尤其自資的部份,近年已問題叢生,使學生、教師、校方和社會都蒙受損失。

    陳家健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