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善馥:香港的居住面積貧富懸殊

2017-07-25
陳善馥
學研社成員
 
AAA

HOME1.jpg

香港的房屋問題,乃至樓價走勢,一直都是市民十分關心的議題。因此,新任特首林鄭月娥上台後,未來將會推出什麼房屋和土地政策,一直是社會焦點。正值此時,著名股評人周顯先生撰寫文章,批評香港房屋政策存在一個重大盲點,便是把居住問題和樓價問題兩者混淆,其論點頗為有趣,值得大家深思。

然而,周顯在文章當中提到,「居住面積貧富懸殊反而是很輕微」,其結論實在使人感到費解。從字面的意思理解,他所說的「居住面積貧富懸殊」,是將有錢人的居住面積,跟最窮的人相差多少。相差的面積越大,貧富懸殊越嚴重,相差得越少則越輕微。問題是,實情真是這樣嘛?

首先,周顯聲稱「今天的香港,幾萬方呎的花園別墅紛紛拆卸,變成了幾千方呎的洋房」,恐怕是言過其實。根據規劃署的土地規劃,將全港土地分為第1區,第2區和第3區,第3區的發展密度最低,即是所謂的低密度住宅區。大家再觀看下面的規劃圖,便會發現整個香港市區,其實仍是擁有不少第3區用地,當中的九龍塘,港島半山區,以及南區一帶,均是有名的低密度豪宅區,亦建有不少獨立屋。若再把鄉郊的低密度洋房和村屋算進去,香港低密度洋房的數字,其實不在少數。

圖:發展密度分區圖--土地發展政策委員會

MAPPP.jpg

其次,我們可從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人住宅總存量數字,從中觀察港人私樓發展的傾向。在2016年,實用面積少於40平方米的A類單位,佔總私人住宅數目31%,

比86年的42%, 96年的37%, 06年的33% 為低;實用面積160平方米或以上的E類單位,則由06年的2.13%,上升到16年的2.28%。從數字數目來看,這十年間A類單位上升了2.6%,40至69.9平方米的B類單位,則上升了9.0%,70至99.9平方米的C類單位上升了16.6%,100至159.9平方米的D類單位上升了18.1%,E類單位也上升了16.1%。

大單位增幅領先 惟需考量劏房氾濫

由此可見,近十年實際增幅最大的單位種類,其實是100平方米以上的大單位。可是有一點值得注意,大單位數目的增加,可能只是反映了發展商的建樓傾向,並不能全面反映出普羅市民的實際居住面積和樓宇質素。另一方面,我們還須考量每單位的居住人數,以及香港分間單位,即所謂「劏房」的情況。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香港分間樓宇單位的住屋狀況」,香港在2015年共有199,900人住在87600個分間單位,平均人均面積為62.4平方呎,每個屋宇單位平均有3.5個分間單位。值得注意的是,這19多萬人所居住的分間單位,是由25200個平均面積為500平方呎左右的普通樓宇單位中,分割出88800個,即是每個屋宇單位內,平均住了差不多8人。反之,過千平方呎的屋宇單位,應該甚少有如此多人居住。

事實上,上文提到的D類與E類私人住宅單位,在2016年的香港共有64719與26424個。假使我們以最小的實用面積100平方米和160平方米計算,這些單位約佔實用面積接近1070萬平方米。若我們假定所有單位都有一戶人居住,又根據2016年底的家庭住戶平均人數,假定每戶人數為2.8人,即有約255200人居住D、E兩類單位,人均實用面積達41.9平方米,或約451平方呎。當然,這已是最保守推算。

林鄭需思考填海增加土地供應

大家看完以上數字之後,便會發現周顯聲稱的「居住面積貧富懸殊很輕微」,似乎是過份樂觀。當然,周顯提到公屋的平均面積上昇的確是實情,部份低收入家庭的居住質素也有所改善,香港「居住面積貧富懸殊」的情況,比以前也可能有所改善,但是跟「很輕微」亦有一段頗大的距離。

因此,若要進一步改善「居住面積貧富懸殊」,乃至香港的「劏房」問題,必須繼續興建公營房屋,避免港人的公屋輪候時間越拖越長。然而,不論興建公屋,還是增建私樓,均需要大量土地,而香港的土地供應,至今仍然緊拙。究竟應否透過填海增加土地供應,提升低收入家庭的居住質素,則是新任特首林鄭月娥必須思考的課題。

 

伸延閱讀

私人住宅總存量:

http://www.rvd.gov.hk/tc/property_market_statistics/completions.html

香港分間樓宇單位的住屋狀況: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B11302602016XXXXB0100.pdf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展望九月份市況,由於8月12日悉售的油塘新盤親海駅II於月內只註冊了當中的257宗買賣,即仍有約369宗成交將落入九月份的登記數內,連同八月下旬其他銷售的新盤計算,雖然九月初為一手推盤的空窗期,但筆者預料整個九月份的一手私宅買賣登記仍有力上試950宗至一千宗水平,按月料反彈三至四成,有望轉跌為升。

    陳海潮  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