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澄:廉價劏房有需求 勢為居民解憂愁

2017-08-15
余海澄
公營機構公共事務顧問
 
AAA

TONG.jpg
社企組織「要有光」數年前推出「光房」計劃。(大公報資料圖片)

香港房屋問題長期處於水深火熱中,不論公屋輪候人數或劏房住戶數目均屢創新高。新任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甫上任便到劏房戶探訪居民,更一度感觸哽咽,相信局長在任期內定必積極處理劏房這個燙手山芋,讓更多市民能安居樂業。劏房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理想的居住地方,但是現時居於劏房的人數超過20萬人,反映市場對此仍有龐大需求,政府在短時間內也不能徹底解決劏房的問題。要解決燃眉之急,我們短期內必需以新思維解決劏房差劣的居住環境及安全問題,再配合長遠的土地開發,增加房屋供應,徹底消除劏房。 

居住環境急需改善 

由一個單位分割為多個的劏房,其居住面積可能只得百餘呎,屋內通常設有「多功能」的設施,如二合為一的廚房及洗手間 、睡床作為睡覺及小朋友讀書寫字的地方等。大部分劏房更沒有窗口,而且通風系統也差劣,使屋內的人過著終日不見天日的生活,嚴重影響居民的身心健康。既然我們不能夠短時間內消除劏房,我們必需想辦法舒緩劏房問題,以嶄新思維改善劏房居住環境。 

「光屋」屬成功的例子 

於2013年初,社企組織「要有光」推出「光房」計劃,向業主承包單位,以可負擔租金,向單親婦孺提供住宅租賃。在過去4年,共有40多個單位參與計劃,受惠單親家庭累計有140戶、合共逾310人,其中深井的「光屋」更是一個最成功的例子。深井光屋得到「周大福慈善基金」捐款修繕,透過活化一幢前紗廠宿舍大樓,為 40多個家庭提供可負擔租金的單位,善用珍貴的土地資源。「光屋」單位講究安全及衛生,主要設施齊備齊全,更設有共用天台花園及活動室,讓居民擁有良好的居住環境。此外,單位面積亦以不少於每人七平方米的公屋標準面積為基礎,不會過於狹窄。雖然光房的受惠對象只是單親家庭,但政府絕對可以參考其背後的理念。 

可參考台灣包租代管概念 

安居樂業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入住劏房居民一定絕對不是大富大貴的人。若政府透過推出「廉價劏房」計劃,讓社福機構和慈善基金合作租用舊樓,改裝後提供較廉價、安全、衞生的劏房,對20萬劏房居民雖不可說是天大的喜訊,但總算是一個權宜之計。其實, 運房局絕對應參考台灣包租代管的概念,向高齡樓宇業主提供稅務和維修津貼,以吸引他們讓社福機構作中介人,將閒置的單位,放租予基層市民。這些社福機構更可為租戶爭取權益,如限制租金調整幅度、處理租務糾紛及防止業主濫收水電費用等。 

劏房問題刻不容緩,筆者期望政府盡快推行「廉價劏房」計劃,亦希望泛民理性討論,不要為反對而反對,以劏房居民作政治「人質」。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其實現在世道都是打一場「認知戰」!香港算是在認知戰很激烈的戰場,近20年我們不單只政治的概念曾被扭曲,甚至置業和奮鬥概念也被扭曲!要振興香港市場,首先要確保一些價值觀念得到維護,筆者認為香港的置業概念和奮鬥文化是出了問題,甚至港人對服務的承諾亦不及以前。在這「認知戰」中你扮演甚麼角色?我們見到不少既得利益者的打手,亦有人云亦云的群眾,也有不滿現狀的發洩者,亦有希望從唱淡中得益的投機者,筆者仍然堅守說我認為的真話,至於是否正確,那就交給時間和看官決定了。

    汪敦敬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