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洛絲:澳門政府可參考香港排水系統設計

2017-08-24
黃洛絲
公營機構工程師
 
AAA

macau1.jpg
天鴿導致澳門嚴重水浸。(文匯報)

看見澳門被天鴿重創,風災更造成多人身亡,令人不勝唏噓。看見當地政府的表現:預警失效,救援遲緩,大規模停電,有限度供水,求助的通訊系統無網絡等等。加上國際機場得暫停運作、關閘邊檢站關閉,這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相信大家心中有數。 

今次澳門大面積水浸,讓當地政府上了昂貴的一課。港澳只是一海之隔,澳門政府實在大可參考香港的排水系統,未來為城市規劃來個徹底大改造。 

港九十年代制定更高防洪標準

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香港二十多年前都是經常水浸,尤其是中上環灣仔一帶地處低窪,新界北區的河道設施亦都未有完善規劃,經常都有人被河水沖走。於是1996年港府展開「雨水排放系統整體計劃」,更制定了較高的防洪標準,包括市區渠道系統排水標準是要預防200年一遇洪水,鄉村排水系統就要抵禦二十年一遇洪水。 

政府隨後也展開一輪更換、擴充地上和地下排水管道工程,提升抗洪能力,並建設雨水收集道,將高地集水區的雨水直接引流入大海,減輕下游市區排水系統負荷。單是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全長就達11公里,長度堪比現在的港島地鐵線,進水口有足34個。這條雨水排放隧道2013年更入選「21世紀香港十大傑出工程項目」。 

港府在水浸嚴重的黑點亦設立蓄水池,暫存部分雨水,待高峰期過後,利用水泵排出儲存雨水。單是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容量為6萬立方米,差不多有24座標準游泳池那麼大。 

水浸黑點由近百個變單位數

而政府在1995年已對香港各處曾經因暴雨造成的水浸處進行追蹤監測。一邊進行城市排水改善工程,另一方面亦可監測工程成效。香港的水浸黑點在這套監察機制下越來越少。本港水浸黑點數目由1995年高峰期的90個,下跌至去年只有8個。而當局亦在鄉村設立洪水警告系統,當洪水達到預警水平就會觸動警報,通知村代表向居民發放預警。 

另外,港府主打生態恢復工程。例如,在新界元朗區的排水繞道工程範圍內通過重建濕地、水塘等方法,打造可持續性的防澇方式。利用綠化資源,將香港打造成海綿城市。這些都值得澳門政府參考。 

沒有一個城市天生出來便四平八穩,管理完善,最重要是懂得汲取教訓。香港亦經歷過水浸之苦,弄得天怒人怨,但隨著社會問責性加強,行政機關需要自我完善適應世代變遷。澳門特區政府能聽得見人民的聲音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