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洛絲:將單車納入交通工具 青衣可作首要試點

2017-09-22
黃洛絲
公營機構工程師
 
AAA

bikea.jpg

在香港騎單車,對市民來說是極佳的周末消閒活動。大家可以隨時騎著單車傲遊大圍至大埔,途經景色怡人的吐露港,甚至可以踏進大尾篤燒烤。誠然,踏單車除作消閒娛樂活動外,不少國家和地區正開始將單車納入公共運輸政策,增加單車徑,研究城市路面配套等。特區政府實可以參考荷蘭、英國等地的單車友善政策,將單車納入交通工具之一,紓緩交通擠塞,改善路邊空氣質素。

雖然本港已有相關政策及措施,陸續推動單車政策,例如正在籌劃興建一條 60 公里長的單車徑連接馬鞍山和屯門,當中首階段由馬鞍山至上水的單車徑也於2013年年底起,開始分階段開放給公眾使用。惟公眾卻批評單車徑的規劃未夠完善,很多時候在旅途中時常遇上馬路,整條單車徑斷斷續續,單車人士需要中途下車,對他們來說並不方便。

除了現行沙田及大埔單車徑外,政府應進一步推廣單車文化到不同地區。舉例說,青衣擁有先天優勢,四面臨海,風景優美,是另一個極具潛力的地方。康文署在青衣東北公園裡已設立一條大約一公里長的單車徑,貫穿整個東北公園,但顯然這是不足夠的。青衣沿海由直至青衣工業中心已發展了一個非常完善的海濱公園,平日晚上及周末亦有一家大小及運動人士進行不同的社區活動如散步、跑步及跳舞。只要政府願意重新劃分海濱公園,必能發展一條風景優美的青衣單車徑。

bikeb.jpg

單車友善社區 促進運動、旅遊

當政府進一步擴大單車徑長度後,更應考慮讓青衣成為單車友善社區先導計劃的試點。最近區內不同議員都分別提出政府應重視單車,將單車定為交通運輸工具。青衣交通流量並未有市區主要道路般繁忙,配套亦相對較為完善,可借此機會重新進行交通規劃,逐步從行車徑劃分單車徑,興建一條青衣環島單車徑,進一步將單車由康體活動變成市民常用交通工具之一。

興建青衣環島單車徑有兩大好處,首先單車為老少咸宜活動,青衣人口約二十萬,是一個集文娛設施、康體設施、大型購物商場、中小學校、大專院校等俱備的大型住宅區,興建環島單車徑可鼓勵市民以單車代步,建立一個更健康、宜居社區。其次環島單車徑將能吸引市民及外國遊客來青衣踏單車,打造另一條旅遊單車徑,讓更多人到青衣消費。

民政局一直鼓勵市民多做運動,如舉辦全民運動日,希望提高市民對運動的興趣。在香港踏單車除有助強身健體和帶來不少樂趣外,更非常適合一家大小。旅遊發展局亦積極納入單車為香港旅遊的其中一項重點節目,在網站介紹遊客到沙田、大埔及烏溪沙踏單車,亦與本地發展商新地合辦香港單車節,讓大眾每年均有機會在繁華鬧市中暢遊香港,體驗追風之樂。官商民合作,不但能夠讓市民享受單車樂,也能夠積極推動全民運動。

除了推廣單車為康體活動外,政府必須具備前瞻性的遠景,為市民利益踏前一步,建立單車友善社區。而青衣東北公園裡已設置單車租用亭,Go.bee bike亦已駐進青衣,相關硬件已準備就緒。故此希望葵青區議會及葵青民政事務處能先延長青衣東北公園單車徑,並開始著手研究青衣環島單車徑的可能性,為青衣、香港市民及遊客謀求更大福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新地單車節」比賽路線是於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出發,沿珠海、澳門方向前進,期望下屆單車節活動能踩入大灣區,路線連貫本港與深圳、甚至其他大灣區城市;更寄望本港與內地早日通關,使更多港人能穿州過省踩單車,提升對大灣區、以至內地的風土人情認知

    林家茵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