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於: Heavy metal愛好者系統組織能力比較強?

2017-10-12
 
AAA

heavy1.jpg

以曲風來說,過去十幾年香港流行音樂十分單調,來來去去都是罐頭流行曲。其實,對不同曲風的喜好,除了是個人口味之外,也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 

劍橋大學心理學家David Greenberg進行了一項實驗,嘗試了解音樂喜好跟性格的關係。整個實驗涉及四千個樣本,研究員首先要求參加者做一份問卷,以了解他們的性格傾向。然後,研究員會給參加者播放五十首歌曲,並請他們給予評分。 

關於參加者的性格,Greenberg集中在兩方面,分別是「感性傾向」(empathizers)及「系統傾向」(systemizers)。「感性傾向」即較容易代入和理解他人的情緒和感受。「系統傾向」籠統來說是比較「理性」,即比較有全局觀,比較能夠掌握事物的客觀規律。 

研究發現,「感性傾向者」除了對punk、heavy metal等「官能密集類」(intense)的音樂感到抗拒之外,他們對各種類型音樂都普遍正面。他們尤其喜歡「輕柔類」(mellow,例如soft rock、R&B)的音樂。「系統面向者」恰好相反,他們獨愛「官能密集類」的音樂,對「輕柔類」及「不加修飾類」(unpretentious,例如country、folk)的音樂都感到反感。 

從不同參加者對音樂類型的偏好,Greenberg更整理出「感性傾向者」及「系統傾向者」分別喜愛的曲目:前者傾向喜歡Leonard Cohen的《Hallelujah》、Norah Jones的《Come Away With Me》、Billie Holliday的《All of Me》等等;後者則偏好The Sex Pistols的《God Save the Queen》、Metallica的《Enter Sandman》等等。當然,我們不需要把「感性傾向者」及「系統傾向者」對立,畢竟兩者都只是傾向性。正如我們聽歌的喜好也因時候因心情而異,並非說「感性傾向者」就只會反覆重播Norah Jones。 

雖然在Greenberg之前已經有其他研究探討音樂偏好與性格特徵的關係,但這次Greenberg從「感性傾向」與「系統傾向」入手,則得出了有趣的觀察:以往社會一直視heavy metal等「官能密集類」音樂為過度的情緒渲泄,跟強調理性冷靜的社會規範及工作要求格格不入,但Greenberg的研究則指出,在音樂場館內跟隨強勁節拍擺動身體的人們,才是更具邏輯組織能力的群體。 

 

資料來源:The Atlantic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伴我同行」音樂劇中的多首名曲,除了主題曲,還有《讀書郎》、《天涯歌女》、《I will follow him》等等。當這齣劇在長久不息的掌聲中結束時,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也在觀眾腦海中久久迴盪。

    萱子  202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