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宜:政府拒為補選日期讓路充分體現一國兩制

2017-12-08
張景宜
媒體工作者
 
AAA

vote1.jpg

選管會決定明年3月11日為立法會4個議席舉行補選,引起政壇一場小風波。不少建制派認為來年補選與全國政協人大兩會撞期,大肆批評政府對中國政治傳統認識不足。但林鄭月娥顯然並不賣帳,罕有地引發了部份建制派與政府間的一番唇槍舌劍。特首態度明確,表示補選日子已刊憲,提名即將進行,「不存在任何改期空間」,會尊重選管會的獨立決定。而前高官孫明揚也和議,此事看來在政府中也引發了不同意見的角力。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就一度模糊地表示為撞期「努力過」,後來又解畫稱只是「我們努力了解這件事、分析這件事」、「最後都覺得應該要尊重機制」。解釋雖然尚算合理,但也惹來態度動搖或轉軚的疑雲。官場及建制派關係密切,項目撞期常有,通常都是其中一方遷就處理,為何這次卻引來雙方各不相讓呢?這原來又涉及官場與建制派中,「一國」還是「兩制」較重要之爭。 

建制無謂事事贏盡

自從梁振英政府時期起,不論是政府內部還是建制派,都是以「一國為重」派的聲音為主流。自五、六年前起,全國「兩會」期間,行政會議和立法會都會休會,以遷就有政協和人大身份的人士履行國家職務,至今已成為慣例。但林鄭月娥擔任特首後,其作風顯然有別。林鄭月娥上任意來其態度都傾向「兩制」派,在尊重國家體制下堅持按照特區的既有制度去辦事,減少人為地刻意遷就中央心意。是故雖然立法會補選與兩會撞期,但林鄭月娥政府亦不打算橫加干涉,而是按既定機制由選管會處理。這次風波可說是兩派角力下的結果。其實很多東西非表面看這麼簡單,一場建制派很大機會輸掉的選舉,與其再因小失大,在難得轉趨和風下再偷襲泛民,事事贏盡,這樣霸道的做法只會繼續破壞本地政壇的平衡。 

這次政府的不讓步,對維持一國兩制是有深遠的影響,有助向外界宣示當特區政府與中央有矛盾時亦能理性表達及爭取自身的權益,願意發揮基本法賦予的獨特性和話語權。那些批評政府的建制派,其論點是站不住腳,香港政府並沒義務要「考慮全國重要會議的日期,以及需要參與會議人士的不便」。 

幸好建制派中尚有不少通情達理之人,例如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就指今次事件是一個好例子證明一國兩制運作良好,即使「上面的人士」對安排不高興,香港仍跟自己的安排而行。建制派必須與時並進,明白香港以至內地的政風已變,盲目高舉「一國」,奉迎上意的作風已不合時宜。若這部份的建制中人仍然冥頑不靈,只會讓自己被邊緣化,最終絕跡於香港政壇。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有政界中人因此分析,北京對這次香港立法會補選可能會採取折衷的方法,即允許多於四人參選,但四個議席之中有數個名額會是內定,其餘議席則由其他參選人公平角逐,候選人必須靠個人實力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戴慶成  20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