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由香港空轉反思「共識迷信」

2017-12-27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hk1.jpg

聖誕假期兩單新聞,一是遊行爭取勞工假期睇齊公眾假期,二是公立醫院又「例牌」爆滿。筆者由此想到:香港眾多社會問題數十年竟無存進,全在於社會沒有共識,但觀乎歐洲左派右派分裂、美國反特挺特分裂、中國內地反毛挺毛的分裂,在這個社交媒體導致的「小圈子」時代,共識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達致的訴求。香港事事尋求共識,結果卻是社會日益分裂,共識本身是否已經不合時宜呢? 

筆者的很多文章都不會嘗試急於下一個結論,更重要是誘使大家去思考。結果,往往是歷史去回答的。 

香港勞工團體爭取勞工假期睇齊公眾假期的訴求已經提出多年,政府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既定立場,希望勞顧會有共識,偏偏勞顧會就永遠不會有共識。醫療頑疾亦是如此,人手不足說了很多年,社會、病人希望引進外援,偏偏作為既得利益的醫護卻寧願做死都不想有過江龍加入,也是永遠不會有共識。這些問題都毫無寸進,一貫以「小政府」自居的香港特區政府也毫無作為,等待社會大眾形成共識。不過我們不能不反思:既然等了幾十年都沒有共識,難道你認為等下去就會有?為何香港的「小政府」,一定要等到有共識才能做事?這種做法是否已經不合時宜? 

共識非成事必要條件 

事實上,近年全球範圍內都出現一種現象,那就是分裂。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之後大部分政策都充滿爭議,但依然我行我素;在歐洲,左右陣營在多個國家都勢均力敵,極左極右都在冒起。哪怕剛剛過去的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紀念,中國內地的兩群人亦爭個你死我活,在一些微信群裡面,有人就擁毛、反毛而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獨派政黨在選舉中共取得70席,超過加泰羅尼亞地方議會135席的半數,但也談不上什麼共識,只是微弱過半數。西班牙中央政府反獨立,所秉持的亦都是「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而不是什麼共識。特朗普限制某些穆斯林國家的人入境美國,難道是基於共識?也不是。唯獨在香港這個地方,你會很奇怪地看到,要輸入外勞說欠缺共識,要開發土地說欠缺共識,連要統一假期、五天工作周也說欠缺共識。共識是否是要成事的必要條件?在世界其他地方:不是。在香港:是。結果是香港過去20年都在空轉,因為從來沒有過共識。是時候破除這一種「共識迷信」。 

全球範圍內的缺乏共識,一定程度上與社交媒體主導的資訊傳播有很大關係。社交媒體呈現的碎片化和圈子話,在大數據推送信息的時代尤甚。這些年大家肯定會發現,社交媒體上不同的人是「隔圈如隔山」,同一個圈子的人都關注類似的話題、有着類似的立場和態度,而對其他問題不知不問。尤其是現在很多媒體的信息都是按照你的行為習慣有針對性地推送,基本上你關心什麼就推送什麼。獨派永遠看到支持獨派的信息,統派永遠看到支持統派的信息,大家都在坐井觀天。只要這種信息獲取的情況不變,不能想象這個世界還能找到什麼共識。 

因此,特朗普是倒行逆施還是一種覺悟呢?在這個年代,你還關心反對你的人的所思所想,有沒有出路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政治體制有其社會基礎和技術基礎,這些年,有些東西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如果繼續視而不見,就只能繼續碌碌無為。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