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倩蕾:百年黃大仙廟真多fun

2018-02-28
黎倩蕾
80後平凡OL
 
AAA

wongaa.jpg

有求必應黃大仙,相信是大部分香港人都熟知的一句諺語。常年吸引無數善信到來膜拜求簽,香火鼎盛。每年大年初一,不少善信更爭相到來搶頭柱香,成為香港賀歲習俗之一。農曆年期間,筆者移居美國多年的親友難得回港,就指明要去黃大仙廟朝聖,可見在老香港或是一衆老外心中,這座總常在港產片出現的百年古廟,地位何等超然。 

事實上,黃大仙除了是道教寺廟外,甚至成為該區名稱,深入民心。不過其實,黃大仙廟同好多上一代香港人一樣,也非香港原居民。據記載,香港的黃大仙廟原址位於廣州,早在1915年,道侶梁氏父子便把黃大仙畫像,從西樵山普廣祖壇請來香港,因為火災一再遷移,最後落戶竹園現址。 

WONG2.jpg

黃大仙廟現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由於「有求必應」,香火向來鼎盛,不過負責管理的嗇色園卻很進取,改建維修加入新元素,如年初二我和親友到此一遊,就遇見人型財神派利是,還有祈福長廊,善信可在祈福卡上寫上祝福語掛起。而最有趣的是可透過八達通或支付寶添香油,不過前者就設最低消費三十大元,百年古廟亦能與時並進,無怪同行親友笑說感覺像去了中式迪士尼,十分新奇。 

不單農曆年期間節目多多,黃大仙廟近年亦新增月老專區,吸引不少單身族前來,從大殿邊的樓梯往下走,拐個彎就到。三尊神像銅製金漆,包括有矗立中央、背向蛾眉月及手持姻緣冊的月老,左右兩邊,是穿上古時結婚衣褂的「佳偶天成」男女神像。不過,這三尊神像,其實在2011年才增設,現場所見,不少善信拿著紅繩參拜,望能以紅線牽上愛人,締結良緣,未知三月二日的元宵之夜,會否有人帶著心上人到來參拜,祈求開花结果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