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香港:男性薪酬較女性多6000元 十年最大差距

2018-04-30
 
AAA

圖1.png

英國自本月4日起,規定企業需公佈男女收入差距百分比,並詳細說明如何改善兩性薪酬差距。本港雖未有相關規定,但從歷年《統計年報》數據可一窺究竟。

據統計處《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2017年版》指出,2016年全職男性的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8, 000元,女性則為12, 000元,兩者差距6,000元,是近十年來最大。

有趣的是,從過去十年兩性差距觀察,男女之間似乎僅能「共患難」。在經濟倒退時期,例如2007至2008年的金融海嘯衝擊本港經濟,兩性收入差距由2007年的4,000元,收窄至隨後兩年的3,500元,於2010年跌為最低值。但後來經濟復甦,男女的收入差距再度擴大。

圖2.png

若以行業觀察,女性主導的行業,兩性薪酬差距依然明顯。「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業」在2016年有七成女性就業人口,薪酬卻較男性低近四成。即使是兩性就業人數五五分的「進出口貿易及批發」、「金融、保險、地產、專業 及商用服務」,女性工資依然較同行業男性低。

男女收入差距受多因素影響

青年民建聯主席顏汶羽曾指,香港的男女收入不同主要源自於勞動參與率、教育程度、職業的分佈、工時的不同,而非性別的不同。例如,女性較男性更多任職文書支援人員或服務工作及銷售人員,男性較女性更多任職工藝及有關人員、機台及機器操作員及裝配員或者其他職業。近年本港對後者的需求大增,故令男性薪酬有明顯上升。

再者,部分女性婚後為照顧子女,會以兼職形式工作。產假亦會影響女性勞工的收入,這時工時的不同亦影響了男女勞工的收入不同。

統計薪酬概念各不同

需要指出,不同統計會採用不同的概念。統計處按季發布《工資及薪金總額按季統計報告》,嚴格區分「工資」(wage)和「薪金總額」(payroll),其中「工資」指時薪;僱員因超時工作獲得的補貼,連帶花紅等其他收入,則被歸類為「薪金總額」。

統計處另一按年發表的《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報告,則收錄工資、薪金和相關的津貼在內的所有「就業收入」,以上數據以該統計數據為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