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誤區知多少?天然≠防過敏 戒口未必有用

2018-07-20
 
AAA

4.png

本港越來越多人患上過敏症,市面上亦有產品,打著「天然」的旗號,對外宣傳不會導致過敏。基督教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陸志剛醫生澄清,致敏源與「天然」或「人造」無直接關係。一旦懷疑有過敏問題,切忌存在僥倖心理,應求醫確定致敏源, 找出合適的治療方案。他又指,過敏症具有個人特質,每個患者的處理方式亦不盡相同。若發現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而互聯網上的患者的病例, 只可作醫學常識參考,不應作為患者自我判斷的基礎。

人口稠密、天氣潮濕催生過敏人口

陸醫生表示,過敏症通常在兒童時期發作,當中濕疹常見於1歲前幼兒,患者佔整體15%;成長到1至2歲,約有4%至8%的兒童可能出現食物過敏。有哮喘的兒童亦不在少數,為10%,多數在3至4歲病發。患有鼻敏感的人最多,佔整體三分之一。

他承認患過敏症人數有上升趨勢,與城市污染加劇,生活壓力大、肥胖等因素有關,尤其本港約20%的兒童有超重或肥胖問題,更加需要注意。

與內地相比,香港的過敏患病率更高。陸醫生引述研究認為,生活在郊區、農村的人,在嬰幼兒時期已較多接觸自然環境,更易適應外界環境。除此以外,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人口稠密,室內環境多,空氣流動較小,亦容易有人傳人的過濾性病毒感染因而引發的過敏症。此外,潮濕的天氣亦使「霉菌」較其他地區更多, 亦可能是推高過敏症病發率的因素。

均衡飲食重要,戒口須精準

傳統觀念認為病從口入,防止過敏症與個人飲食習慣有關,尤其強調戒口。但陸醫生稱,兒童成長期非常重視均衡飲食。他指有研究顯示,若父母均有過敏史,孩子在4至6個月大的時候,開始進食奶以外的食物,可降低患上過敏症的機率。

但對於嚴重食物過敏患者而言,致敏食物一定不能碰,否則「就好似開咗個蓋」,一發不可收拾。本港食物過敏源主要有牛奶、蛋、海產、果仁、花生等,其中花生過敏尤其嚴重並具有致命性。陸醫生再三叮囑,是否引發過敏與食用分量無直接關係,「不在乎接觸幾多,而係有無接觸」。他舉例,數年前一名對花生過敏的加拿大女子,在男朋友食用花生醬三文治後與其接吻,結果死亡。

天然物質可引發過敏 家長需加強觀察

至於如何防範過敏症,陸醫生表示,部分人以為用天然的東西就不過導致過敏,但自然界中許多致敏源本來就是天然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鼓勵媽媽哺餵母乳,小朋友多用潤膚膏,要避免接觸二手煙,減少對皮膚、器官的刺激,保持健康生活,早睡早起,多運動。

他強調家長觀察在早期治療過敏症的重要性。通常明顯的食物、藥物過敏在半小時內便會產生反應,但餘下的過敏反應亦可能需時兩三日才感到困擾。如懷疑子女友過敏現象,父母應像偵探般,記錄孩子日常飲食情況以及曾接觸過的物體,有助醫生及早發現致敏源,對症下藥。

 

本港普遍致敏源:

一、食物過敏

牛奶、蛋、魚、海產、果仁、牛肉、花生(致命性,嚴重程度較其他大)

二、呼吸道過敏

塵螨、寵物皮屑(貓較嚴重)、粉末、蟑螂

三、皮膚過敏

金屬(鎳、皮帶扣、耳環)、護膚品防腐劑及香料、貼膏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