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仍膠著 劉鶴再被委重任身兼七職

2018-07-31
 
AAA

繼7月26日擔任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組長之後,國務院副總理劉鶴30日再兼任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主任。劉鶴一直被稱為「改革實踐者」,做爲堅定的改革派,他不僅是大陸經濟政策的核心智囊,也是多項改革方案的設計者。劉鶴是繼朱鎔基之後,經濟事務擔子最重的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分管工交金融,並負責中美、中歐兩大經濟對話,領導中小企業改革,肩負國企改革頂層設計,關係到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

刘鹤1.jpeg

工作表現

貨幣政策方面,劉鶴對中國貨幣政策定性爲「穩健中性」,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

防控金融風險方面,劉鶴的思路可以概括為: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嚴格監管政策、堅決懲治腐敗。

國企改革方面,根據國企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內容來看,在劉鶴領導下,未來市場化的國企混改和重組等有望明顯加速。

對外經貿方面,由劉鶴牽頭的中美貿易磋商一直未見成效,貿易戰陷入僵持階段。7月中,劉鶴在中歐峰會提議歐盟與中國兩大經濟體締結聯盟,在WTO聯合抗美,遭到歐盟拒絕。有消息稱,北京可能物色新人選代替劉鶴,挑起貿易談判重任。

延伸閱讀
  •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卓然有成,香港貢獻極大。過去40年中國大陸能夠幾次避過國際經濟和金融危機,皆因有香港作為中間緩衝,「過濾」了各種風險。沒有香港,大陸經濟發展是否能夠取得世界矚目的成就,確是一大疑問。連接西方,為內地輸入資金、技術、人才,在未來日子,香港仍有獨一無二的角色,而且比過去更加重要。中國式改革不能沒有香港,這是可以肯定的。

    陳景祥  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