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宜:大灣區發展如何吸納本地年輕人?

2018-08-01
張景宜
媒體工作者
 
AAA

BAY1.jpg

近期政壇不停吹風,中央將會定調大灣區的規劃,林鄭月娥破格躋身大灣區領導小組,而早前局長聶德權接受「思考香港」專訪時提到,中央各個主要部門如國家發改委,港澳辦和廣東省政府,與港澳的特區政府,未來會成立一個比粵港合作更高層次的溝通機制,協調大灣區的發展。這個做法等於中央全速確立大灣區發展。局長談政策認真,當中有一點提到政策創新將是未來各城市合作的重要元素,而如何吸引年輕人到大灣區工作和生活,將是重要的指標,也有助把香港的勞動力和專業知識帶到大灣區。

要讓大灣區經濟和發展同步,未來香港需要定期跟大灣區各城市做好產業結構分工,讓各城專注在自身優勢,再調動不同年輕人按著興趣和行業去安排就業。參考美國、英國和新加坡等地,人口流動和到就近地區工作和就業是常態,但是首先必然是各城市的文化、生活和日常行政等都有相似,才能吸引人才在大灣區到處走。

多舉辦考察團及招聘會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以及在大灣區的經貿辦,可以加強籌辦講座和大灣區考察團,高規格地接待和引領香港年輕人到當地視察,並舉辦大灣區就業招聘會,促進大灣區內的跨國和內地企業聘請香港人。同時,在大灣區的港資也可每半年開放名額,讓年輕人在大灣區工作時,也能夠在相對熟悉的環境下開展事業。

現時前海的發展在起步中,南山區卻早已成為世界前列的高科技中心,中山、佛山在急促發展,而廣州則早已趕上上海和北京,要是未來全球各地公司陸續進駐大灣區,自然就會吸引本地年輕人北上發展。

過去十年,政治氣氛的變遷,以及個別建制派和泛民錯誤宣揚國家發展的路向,致使部分年輕人未必願意親身走進內地去體驗和感受。只有真正用心去了解,比對外國、東南亞和內地,年輕人才能作出適合自己的發展。最重要的是掌握和認清自身的優勢,選擇合適的學科,然後就決定是否未來在大灣區工作,定期回港找找朋友。政府要做的,就是讓本地年輕人覺得在大灣區發展,住屋可以有保障,往返香港的交通也便利,以及生活不會出現太大差異。而一些政壇前輩,則不用再以排斥和趕走香港年輕人的口吻去推他們回內地發展,這樣未來幾年,相信大灣區會靠著多個城市的年輕人一起推動成長和發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