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勇:推動大灣區融合 從創意文化做起

2018-08-28
張俊勇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AAA

MOVIE1.jpg

在全球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背景下,不少香港電影公司看準中國龐大市場,紛紛北上發展,與內地的電影企業磋商,合作拍攝電影。另一邊廂,中央政府不斷推動廣東省與香港及澳門特區深化合作,銳意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既然國家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筆者建議從文化創意產業做起。

八十年代香港電影行業十分暢旺,有「東方荷里活」的美譽。內地不少居民,甚至東南亞部份國家的一代人,都深受香港的電影文化的影響,這是香港軟實力的展示。其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例如受到盜版的影響,電影業逐步走下坡。

2003年,香港與內地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藉此振興電影業。根據協議,當中有三項政策惠及香港電影業。第一,原列為入口電影的港產片,不再受配額限制,只須經過審批便可在內地院線上映;第二,放寬中港合拍片模式,合拍片可視為內地電影在全國上映;第三,香港院商可在內地經營院線。

合拍片對港電影留後遺症

協議簽署落實後,本地不少電影人才,紛紛北上「掘金」。從事電影業的人員,生活雖然立即得到改善,但是,對電影業的後遺症,亦逐漸顯現。不少從事電影業的人士表示,合拍片主導電影市場,而為了顧及內地龐大市場,香港電影為符合內地觀眾口味,以及劇本審批制度的需要,令具本土特色的香港電影漸漸失色。

更令人擔憂的,是內地吸納大量香港的電影業人才,從而導致香港本地的電影業出現人才斷層,影響了整體的質素。

近年,集體回憶成為香港人生活的一部份,不難發現香港人愛光顧小店,不少新晉導演都坦言非港產片不拍。港產片曾有過輝煌的時期,不少粵語的對白亦深入民心。近日,港產片「逆流大叔」上映,不少廣東話對白都令香港觀眾大為感動,甚有共嗚。反之,同樣的對白,換上國語的配音,則失卻了廣東話的表達意境。

灣區上映電影應准用廣東話

大灣區常住人口6800萬,灣區不乏以廣東話為語言的城市。筆者建議中央可以考慮在電影方面上,試行制度創新。首先,大多香港導演並不抗拒合拍片,但作為藝術工作者,導演也有自身對藝術的要求。灣區內上映的合拍片,可試行放寬對電影的審查要求。

根據CEPA規定,合拍片對香港演員及工作人員,有一定的比例限制,而且劇情需須與內地有關,以收窄文化和價值觀偏差。本地影業日益衰落,政府應與內地磋商,在灣區上映的合拍片可以廣東話為電影的語言,一如外國的電影,同樣以英語、韓語、日語為電影語言,配以中文字幕;或兩個語言版本同步上映。

國家強調與國際接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是國家重要發展戰略,亦是國家推動「一帶一路」的重要舉措。換言之,灣區內先行先試的計劃成功,透過市場力量,將可逐步形成灣區的電影文化,這將有利於輻射至國家的其他省市及「一帶一路」的沿途國家。

既然語言是一種交流的方式,每種語言亦盛載著自身意境。誠如英語翻譯亦不能盡顯中國五千多年的源遠文化,當中詩詞歌賦經翻譯成英語後,亦失卻了韻味。一直以來,電影有著推動文化的責任,粵語文化亦有賴過去電影業的推動。筆者建議政府幫助電影業界的發展,與內地商討,放寬原有對電影業既定的框框。灣區內上映的合拍片可以廣東話為電影語言,並放寬對題材的限制,重新回歸製作電影的本心—藝術價值及尊重從事電影工作者。

參考香港引入分級制

另外,為進一步推動香港電影業的發展,以及與大灣區文化融合,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 參考香港電影的分級制度,在內地引入分級制。電影題材或內容,自然不能做到老少咸宜,為免一些對劇情有重要影響的內容被刪去,引入分級制是可以考慮的選擇。

2. 簡化大灣區內審批機構的手續。有電影投資方反映,目前的審批手續繁復,部份影片,甚至要到北京才能審批,基於南、北方文化異同,只集中南方文化的電影,難以獲批。

3. 大灣區內城市的優惠應惠及香港公司。目前,不同城市都有支持電影文化行業的政策及優惠,但是,都只局限於本地的公司,例如,佛山的電影公司,在審批後可取得當地政府的資助,這種做法,可否改為只要香港的電影公司,在佛山市取景佔相當比例,可以獲得同樣的資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