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曉琳:如何改善本地運動員職業階梯?

2018-09-17
傅曉琳
離島區議員
 
AAA

glory1.jpg

雅加達亞運結束,港隊可謂大豐收,共取得46面獎牌,創出歷史佳績。單車隊表現更是突飛猛進,獲得三金四銀一銅。被譽為「女車神」的單車選手李慧詩表達喜悅之情之餘,卻表示希望今次亞運後,巿民可更關注一眾默默付出的運動員。此言大概代表了擔任職業運動員的辛酸及壓力,實在值得港府以至市民為港隊慶祝之餘有所反思。

本地體育發展近年大有起色,政府增加撥款予體育界,社會各界關注度提升,固然是值得欣喜。但無可否認的是,政府以至市民,特別是家長,不少人仍因體育為職業前途不清,擔心子女生計,「押錯注」於職業運動之路碰壁,而不想子女在體育方面發展。說到底,還是香港在運動職業、以及運動員培育的階梯及配套都仍未完善。

運動職業階梯方面,現時本地體育界港隊有不少新星冒起,當中不乏具實力的運動員。但不少有志投身運動發展而未被港隊發掘的年輕人,政府以至社會各界又有否提供足夠的大型公開賽事予他們發揮?

香港目前具國際級數的大型公開運動賽事並不多,不少市民都希望享受運動之餘,能一試自己的實力,有人甚至希望以此獲得港隊賞識的機會。既然這些公開運動項目如此受歡迎,政府是否應投放更多資金及資源,配合商界舉辦更多這些賽事?

運動員的培育是體育發展的重要一環,港府申辦亞運固然有助帶動大眾的運動熱,但運動成功發展並非一朝可成,政府除了應支持更多不同級別的運動公開賽事,更應投過培育年輕人,設立有系統的投身職業運動階梯,讓有潛質的學生能有更多渠道,向運動行業邁進。政府雖然透過體育學院有提供運動訓練及教練課程予有潛質的年輕人,但畢竟資源有限,能惠及的人數不多,政府實應推動不同的運動會與商界加強合作去推動。

例如香港單車總會主辦,新地贊助的「單車學院2018先導計劃」就是運動會與商界合作的好例子。該計劃將與二十多間中學合作,為具潛質的中學生提供專業單車訓練及器材,更會安排,包括仇多明等前港隊成員及單車總會註冊教練為導師。單車總會更會於本地場地賽加入校際組別,為更多中學生提供發揮實力的機會,也可望為香港單車隊提供「人才庫」。

假若政府能作為牽頭角色,為更多企業與體育總會牽線,相信能為本地有志運動發展的年輕人提供更清晰的運動職業階梯,也能讓家長們放心,毋須擔心子女將來前途及生計,放手讓子女追尋運動夢想。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新地單車節」比賽路線是於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出發,沿珠海、澳門方向前進,期望下屆單車節活動能踩入大灣區,路線連貫本港與深圳、甚至其他大灣區城市;更寄望本港與內地早日通關,使更多港人能穿州過省踩單車,提升對大灣區、以至內地的風土人情認知

    林家茵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