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紅:安倍訪華有助於穩定中美日大關係

2018-11-09
劉軍紅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AAA

1024152358.jpg

10月25日到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如願訪華,重啟時隔七年的中日首腦互訪,促進亞洲兩大近鄰關係重歸正常軌道,世界矚目。

自從2010年中國名義GDP超過日本,且在2014年越過10萬億美元大關,中國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逐漸接近“世界經濟的中心”,中美歐三極體制雛形初現。從貿易看,中美貿易總額並列第一,且中國的出口已達美國出口的140%,中國成為全球最繁忙的人財物信息(數據)集散中心。為此,近七年來,美歐各國首腦均攜龐大企業代表團來訪,與中國構建跨時代的經貿關係,擴大升級產業聯繫。而這七年,中日關係阻滯,導致中日產業分工、經貿關係落伍。此次安倍來訪堪稱“彌補”之旅。

從地區視角看,中美保持正常的首腦會談機制,日美首腦交往更是積極頻繁。相比之下,中日關係長期呈“虛線”狀態,中美日三邊關係中的“中日”一邊長期不固定,使地區充滿變動風險。尤其是,特朗普當政以來,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逆全球化等思潮盛行,政策對立,貿易摩擦,中美、日美經貿關係脆弱,在這種情況下中日關係更需做穩做實。中日高層克服“老問題”的慣性羈絆,自覺推動兩大近鄰重歸正常交往軌道,可謂時代和地區的客觀需要。

實際上,早在2014年11月APEC北京峰會期間,雙方領導人便主動創造條件實現“國際場合會晤”,達成推進中日關係緩和的“四項原則共識”。此後,雙方都積極推動民間交往。習近平主席在2015年會見日本民間團體時強調,“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指示要“管好老問題,防止新問題,避免絆腳石”,為新時期中日關係發展定調。今年5月,李克強總理赴日參加中日韓三邊領導人會議,打開了中日關係緩和的大門,推進雙邊關係朝着正常軌道回歸。9月初,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主辦的“東方經濟論壇”上又與安倍首相會面,提出“一帶一路”是雙方踐行新時期中日關係的“試驗田”,對中日關係緩和寄予殷切期待。中國領導人摒棄前嫌,率先垂範,推進緩和,給新時期中日關係的改善指明了方向,確立了路標。如今,安倍晉三以日本首相身份訪華,達成諸多協議,讓兩國人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戰略互惠碩果。

安倍此訪,踩准了第四次產業革命的腳步,適應時代要求,為兩國製造業“由大到強”找到了升級的機遇。上世紀90年代美國硅谷掀起的“IT革命”為美國經濟帶來黃金十年,世界進入IT時代。信息化、互聯網在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樣式的同時,也促進產業升級進步。隨着全球化深化,各國企業深度融合,相互依存,促進產業越境分工,傳統貿易投資形態發生重大變化,多國籍企業及產品形成了“區域原產地”新概念。中日作為地理距離最近的世界級製造大國,迫切需要破繭成蝶,升級為世界製造強國,推動產業鏈網絡、數據化和智能化,共同形成世界標準。這需要兩國政府建立新規則,找到適用的法律,彌補現有多邊秩序的不足。

這次中日領導人會談,既看到了產業發展與合作的遠大前景,也不忽視老問題和新矛盾,大膽嘗試從經濟、安全兩條線上發展和管控兩國關係。在經濟領域,雙方提出新技術與金融合作新方式,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推進第三方合作,規避惡性競爭,促進地區共同發展。亞洲開發銀行預測,2016年到2030年,包括亞洲和大洋洲在內的廣域亞洲(45國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達26萬億美元。中日作為世界第二、第三經濟大國和世界級的外匯儲備大國,以及貿易順差大國,有條件也有責任幫助地區共同發展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基礎市場,發揮積極的支援作用。

雙方領導人摒棄舊思想羈絆,不拘泥於舊式的“冷暖模式”,突出大國正常往來,以大國心態主張大國發展責任與國際責任,探索傳統與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對話協調機制,推進探討海上資源合作與開發難題解決方法,強調共同應對金融風險,並圍繞自由公平貿易體制坦誠交換意見。

世界在變,亞洲在變,中日也在變,這在客觀上要求中日處理雙邊關係的思維和方法也要跟上全球化的時代律動,共同促進發展,維護和平,造福兩國眾生。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載於「中美聚焦」
http://zh.chinausfocus.com/foreign-policy/20181108/34171.html)
延伸閱讀
  • 今年以來,日本配合美國限制對華23類半導體設備出口,美日韓在戴維營峰會中搭建三邊軍事同盟框架,中國海空軍也不斷在日本周邊活動,引發中日軍事關係緊張。中國也一直在高度警惕日本在最敏感的台灣問題上扮演何等角色。
    如今,日本核廢水排海又給中日政治和經貿關係帶來新的衝擊,中日合作的基礎不斷受到侵蝕和削弱,對抗或將成為今後一個時期中日關係的主旋律。

    于澤遠  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