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旭:宮鬥劇被打入冷宮?

2019-01-30
 
AAA

gong.jpg

在中國收視率大熱的宮鬥劇,最近被潑了一盆冷水。官媒《北京日報》上星期刊登了一篇評論,細數宮鬥劇的「五宗罪」:熱衷追崇皇族生活方式,使之成為流行時尚;精心演繹「宮鬥」情節,惡化當下社交生態;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輝;宣揚奢華享樂之風,衝擊克勤克儉美德;片面追逐商業利益,弱化正面精神引導。

作者公開點名的幾部熱門宮鬥劇,當中就有去年下半年以來在各大衛視霸屏的《延禧攻略》和《如懿傳》。

文章21日發表在《北京日報》第14版「理論周刊」欄目的一個小角落,並未引起太多注意,幾天後被傳到「北京日報客戶端」微博,一下子在網上炸開了鍋。

有網民站隊批評說:「宮鬥,聽名就煩,內鬥就是文化糟粕應摒棄」;但也有不少人吐槽:「以後天天播樣板劇,弘揚正能量」「不看宮鬥劇,難道天天看抗日神劇?」

同一時間,網上傳出官方發了宮鬥劇「禁播令」,稱宮鬥劇在多個衛視頻道被「打入了冷宮」。據《新京報》前天報道,江蘇、浙江、東方衛視等原本播放宮鬥劇的檔期已更換成其他節目,不過衛視方並未就是否收到禁播令做出明確回復。

從早期的《金枝欲孽》《甄嬛傳》,到近期的《延禧攻略》《如懿傳》,宮鬥題材的電視劇每隔幾年都會在中國火一把,而每次宮鬥劇一熱,各種批判聲也會紛至沓來。《人民日報》在2011年至2012年這段宮鬥劇熱播季,就曾刊文嚴厲批判這類題材不僅篡改歷史,還鼓吹唯鬥爭至上、以惡制惡的價值觀。

大多數宮鬥劇以中國封建王朝為背景,情節圍繞後宮嬪妃明爭暗鬥的主線展開。說實話,無論以哪個朝代為背景的宮鬥劇,總是少不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戲碼。雖然最後小人會被懲罰,正義會得到伸張,但過程中的工於心計並不符合引人向善、向上的主旋律,因此要是上綱上線地從弘揚核心價值觀來評估,這些宮鬥劇確實不夠政治正確。

不過,跳出體制框架和政治標準,單從影視文化的娛樂性和市場認可的角度去衡量,近年來的一些宮鬥劇確實可圈可點。

去年在大陸熱播的《延禧攻略》打入70多個海外市場,摘下谷歌2018年全球電視劇熱搜榜桂冠。這部講述乾隆年間後宮權力鬥爭的電視劇,還發揮「統戰力量」,不僅成為台灣語文考題,連總統蔡英文都加入追劇行列。

宮鬥劇大受歡迎與當下社會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通過觀看宮鬥劇找到了現實生活的代入感。說白了,宮鬥劇拍的是帝王家事,觀眾看的卻是老百姓的生活。

就拿《延禧攻略》為例,該劇講述了民間女子在深宮「逆襲」的故事,女主角魏瓔珞從一個普通宮女開始,憑着智慧和魄力一路碾壓反派,最終得到聖寵、傲視後宮。

這部電視劇播出後,有人把生活中的辦公室場景投射到劇中,從中看出了辦公室政治,學到了職場晉陞的手段;有人在女主角「升級打怪」的劇情中,尋找生活中稀缺的自我安慰,享受小人物跨越階層壁壘和打破強權規則的爽快感。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鬍智鋒早前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就指出,宮鬥劇中有與現代職場上下級關係、家庭關係相似的場景,「當代中國人可以從中尋找各種各樣的情感寄託」。事實上,《延禧攻略》受到海外觀眾熱捧,也說明這種感情寄託有更廣泛的共鳴。

目前,除了《北京日報》這篇署名「劉霆昭」的文章,還未看到其他官媒跟進批判宮鬥劇,也沒有官方消息證實有宮鬥劇禁令。筆者昨天打開電視,發現浙江衛視昨天下午的「百姓劇場」,原本安排播放《延禧攻略》的時段,放的卻是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不過和北京的同事聊到這個話題,他說這幾天照樣在互聯網上追看《延禧攻略》原班人馬出演的新宮鬥劇《皓鑭傳》,談起劇情津津樂道,看來宮鬥劇並沒有被徹底封殺。

連續霸屏的宮鬥劇雖然有點讓人審美疲勞,多元的大眾娛樂文化也不能單靠一種題材的電視劇來支撐,但宮鬥劇帶給觀眾的共鳴和價值認同,將會繼續給這類影視作品創造土壤,要把宮鬥劇全面打入冷宮,恐怕既不理性也不現實。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本網獲授權轉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在我看來,《狂飆》裏的反派能引發觀眾共鳴,不僅因為演員和角色的魅力,也因為他們的遭遇更貼近普通人。和有大領導做養父的正派男主角相比,魚販出身的高啟強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向地痞惡霸低頭;他反抗過也求助過,但最終為了自保,還是無奈加入黑惡勢力。這是更多平頭百姓在生活中面對的困境,也凸顯出現實中掃黑反腐工作的複雜艱巨。

    陳婧  20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