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澄:新移民不應成社會問題的出氣袋

2019-02-19
余海澄
公營機構公共事務顧問
 
AAA

new.JPG

收回單程證審批權的建議老是常出現,不論是房屋、福利、醫療、教育問題,有一群政客總會盲目地歸咎於每天容許150個新移民來香港的配額。收回單程證審批權,彷彿就成為解決所有社會問題的靈丹妙藥。筆者慶幸日前的反單程證遊行中,各個泛民大黨也缺席,沒有為虎作悵。在討論建議的可行性前,筆者認為應該用數據和事實分析問題,不應用個人觀感或者以反中國情緒,將問題簡單化。

醫生人手短缺 老大難的問題

最近,有前線醫生憑感覺,指新移民加重公營系統的醫療系統負擔,令社會將茅頭指向單一原因,忽略整體人手短缺問題,是不公道的說法。從數據上,香港45%的公立醫院醫生(6,300多人)正照顧約九成的香港病人,而私家醫生約7,000多人(55%)卻正照顧一成的香港病人,公私營醫療失衡的問題是顯然易見的。如果與其他經濟體相比,香港每千人中只有1.91名醫生,只略優於內地和土耳其,但比較其他發達經濟體如德國(4.2)、意大利(4)和奧地利(5.1)等,香港顯然是大落後。即使沒有新移民,公私營醫療醫生供應失衡,整體醫生供應不足,就是老大難的問題。

新移民依靠社會福利生活的謬誤

坊間有種說法,新移民來港做「大食懶」,以綜援為生。社署2018年資料顯示,涉及18歲或以上居港少於7年的新來港人士申請綜援及獲批個案數目,均有下降趨勢,新移民申領綜援人數由2015/16年度4,380宗下降至2017年年底2,739宗,獲批個案則由1,339宗減少至825宗;過去三個年度,涉及新移民的綜援支出僅佔整體開支約4%。換言之,現時約有96%的綜緩資源是用在香港人身上。很多學術研究也指出,新移民到另一地方生活,通常都會較刻苦勤力,希望可以向上流動,改善家庭生活。綜援是否養「懶人」,我們無從稽考,但可以得出的,靠綜援的香港人肯定比新移民多出很多倍。

tam1.jpg

香港缺低技術人口  依靠新移民補充

香港長期約3%失業率,即達至全民就業。但是,在一些低技術勞工,如物管業及飲食業等勞工短缺問題嚴重。調查指出,全港超過16000家食肆中,有10000個職位空缺達,也導致洗碗工工資可能比剛畢業的大學生高。新移民的教育水平較低,但他們在香港也有不少工作機會,甚至是一些香港人不願意入行的工作。大家在取笑米線店員工廣東話發音時,又會否懂得欣賞他們也是自力更生的新移民呢?也會否反思沒有新移民,香港誰在賣米線呢?

在香港政治環境下,新移民慘成出氣袋,但政客將社會問題諉於新移民身上,無助解決問題,卻獲得選票。這就是香港政治的悲哀。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