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編劇龍文康 用戲劇紀錄本港消失的江湖

2019-03-29
 
AAA

 深水埗九江街是傳聞的「惡人谷」!當三名過氣江湖人士遇上一個沉迷香港黑幫文化的港漂研究生,除了道出香港江湖歷史,亦折射出香港人的心態轉變……

2.jpg

3.jpg

曾為香港藝術節編寫迷你史詩《香港家族》三部曲,同時憑電影《樹大招風》獲得金馬獎最佳編劇。今次《九江》把江湖搬上舞台,「黑社會是香港幾獨特,有代表性的文化。古惑仔,即使成個東南亞的地方,你一講古惑仔三個字就會mention到是香港。」龍文康說。

7.jpg

(圖片 Keith HIRO)

沒有腥風血雨的江湖 一樣令人不安

描寫江湖恩怨龍永康自然手到拿來。不過「現在講黑社會會不會好老土?」龍文康與香港藝術節商量後找到一個新角度,利用劇場與文字,紀錄香港正在消失的江湖文化。

今次在舞台上的江湖沒有腥風血雨,沒有喊打喊殺,但同樣令人不安。那份不安源自於香港生活迫人,以及上一輩面對新世代的衝擊。

三名男主角,分別轉行投身記者、警察以及垃圾回收……他們分別面對上司留難、即將退休的迷惘以及朝不保夕的生活。江湖老大與平常香港百姓不見兩樣,「幾有普遍性。供樓的供樓,加租的加租,面對好多生活壓力 ,大部份人工作都不開心。要工作就不開心 !自覺或不自覺,在角色表達出來。」

10.jpg

(圖片 Keith HIRO)

從來都是「搵食啫」 時代變江湖都變

從三名主角口中道出,當年黑道中人迷信神打刀槍不入,又利用農曆新年向商舖「送吉」、「舞獅」的機會勒索保護費。「這些東西亦慢慢消失了!」龍文康說現在壞份子都要轉型,「你以前有Disco、夜場保安幫手睇場、麻雀館,多這一類需要的職位。時代確實變化了,這一類工種其實真的少了。過去的聲色犬馬,大型夜總會近十幾年慢慢無法經營。」現在的小混混有些靠管理小巴,有些經營小食檔維生……劇中更提到過去屯門小食檔爭地盤的所謂「良景之亂」。

沒有硬生生的英雄主意或瘋狂懷舊,直白描述幾位主角如何適應香港時代巨輪的轉變。龍永康說,香港已過了經濟騰飛的年代,機會無以前那麼多,「搵食啫好似變成口頭禪,原因好似大到蓋過了好多事情。」這個社會現象,或許都值得大家反思。

8.jpg

(圖片 Keith HIRO)

9.jpg

(圖片 Keith HIRO)

港漂對本地社會的衝擊 香港地人人是惡人

香港變的,還有大批新移民對本地社會衝擊。劇中描述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與港漂學生面對問題時,抱著截然不同的態度。

走灰色地帶,還是堅持守法?是冷漠抽離,還是積極解決?仍於大學任教的龍永康指,香港年輕人對某些議題的確比較漠不關心,但不能一概而論。這些每日發生日常都隱隱於劇情內呈現。龍永康指處理上「不想拉得太盡」,只是平實地描述兩者的不同,交由觀眾進一步思考。

香港過去的江湖電影風靡不少本港或外地影迷。隨著時日的改變,吸引力未必能夠維持。「現在有人話你知「撈偏」,你都不知道給他甚麼反應。」龍永康打趣說,江湖的濃烈感已經不同。現時人人都可以突然間好似「跳掣」般發惡,不再需要有甚麼背景。

 4.jpg

後記 :雀鳥「密碼」

劇場落幕後觀眾都竊竊私語,《九江》中有不少對白,被觀眾視為「密碼」。金鐘警察總部上空盤旋「分分鐘食咗你都唔知」的麻鷹;海鷗、白鴿的消失,到處可見的麻雀……

記者請龍永康「解碼」。他說自己居於西環,海鷗的數量減少了很多,麻鷹就仍然看得見,「香港時代就是不同了,大自然環境都變化了」只是想真實紀錄香港年代的變化。至於麻雀,龍永康仍然賣關子,「真的到處可見嘛」,他希望留有空間讓觀眾自行解讀。

兩位男主角劇中有一場對答,「一過關就總是有些感覺不一樣…..就好似當年離開深水埗九江街,過了石峽尾心中就不踏實。」

龍永康稱,說的不只是深圳,當你到其他地方都會緊張起來,袋會看得緊,手會放得近一些。現在流行講大灣區。龍永康作為奪過不少獎項的三棲編劇。有無興趣回內地發展?他會否感到去內地不踏實?

他說「自己未至於舉手想去邊發展」,有時候是機遇,若有機會都會想試,但仍認為於香港繼續創作是開心的事。

6.jpg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