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中國給戶籍「鬆綁」救房市?

2019-04-15
韓咏紅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
 
AAA

hmm.jpg

中國國家發改委本星期一(8日)宣布一項可能改變中國戶籍結構的重大消息:常住人口100萬至300萬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推動一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取得決定性進展」。

中國大幅為戶籍「鬆綁」,意味着農民與農民工(指戶籍身份是農民但在城市工作,又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福利的人口),今後要變成「完全城市人」將非常容易。這個數目過億的龐大人群,在正式取得城市戶口後,按理將能夠與所屬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福利,包括子女的義務教育、租用公租房、廉租房的權利等。

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角度說,放寬戶籍限制絕對是符合時代潮流、順民心之舉。放眼全球,事實上也只有朝鮮、古巴等少數幾個國家還實行不平等的戶籍制度,從經濟角度看,取消城鄉二元體制、擴大城市人口則是中國增加內需、刺激消費、穩增長的一劑良方,能幫助中國跳脫中等收入陷阱。

弔詭的是,時至今日,中國農民又已不像過去那麼熱衷「進城落戶」,甚至是不願意將戶口轉移到城市。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也就是說已有將近六成人口住在城市;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37%,兩者之間的差別是16.21個百分點——這正是在城市居住而戶籍依然在農村的人口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所做的2017年農民工市民化動態監測數據更顯示,進城農民工中有46%的人沒有意願在城鎮落戶,官員分析指出,其中包括19%已經在城市買房的農民工;反之,願意把戶口遷到現居住城鎮的農民工僅僅只有16.8%。

好不容易盼來了城市戶籍放寬、農民工卻不願意進城落戶。這是為什麼呢?

箇中原因有很多,包括「資源豐富的大城市依然難進,小城市不值得進」,「進城容易就業難」,以及最重要的因素:農民工擔心戶口遷到城市,就會失去在農村原有的集體財產(例如集體土地)、宅基地(農民家宅的土地)等資源。農民的這些土地資源,雖然也難以轉化為其他資本,但是總是一個心理保障與退路,何況土地未來還有增值潛能。

在房地產低迷的當前,一些網民更質疑這項新政是「騙農民進城買房」,「低端人口消化空置房」。本周發改委的新政公布後,有購房網站馬上喜形於色,發文稱「發改委下發1億人買房任務!XX特別合作區有譜了」,標題聳動之餘,更有些欺騙之嫌。

然而,沒有城市戶籍的流動人口恐怕也不會輕易上當。

公允地說,中國中央政府給戶籍「鬆綁」已經循序推進了好幾年,並非只是因應房地產降溫與經濟減速才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2013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就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 「三個一億人」的城鎮化,包括促進一億人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2016年,國務院提出到2020年推動一億人落戶城市的目標,去年國家發改委還對該目標落實情況進行了督察,並坦言進度不如預期。

問題是,好些構思多年的善政總是等到內外部危機凸顯,在經濟壓力大增時才大膽推出,給人的觀感不是為了造福最需要的群體,而是為了解救經濟難題。1980年代以來,中國農民群體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在關鍵時候獲得流動的自由,以推動國家進一步發展,從貢獻農產品到以農民工的形式為城市貢獻勞動力,現在則被期待貢獻消費力。從適應國家發展階段需要的角度來說,這也無可厚非,但有時候,人們也希望政策會更及時地為農民與農民工做得更多。

如今,農民群體也更精明了,如何鼓勵他們積極進城落戶?官方研究過、學者也都指出了,當務之急是建立配套政策,尤其是有關土地的退出機制,解決土地流轉問題,讓農村的土地可以透明與公平地在市場流轉,完善土地的財產屬性,讓農民的土地權益真正可以運用起來。

再者,戶籍制改革是需要真金白銀的,要推進農民進城落戶的善政,財政得跟上,地方政府需要有資源為所有落戶農民提供公共福利。當前,中國一線城市與特大城市集中了最多的優質資源,今後國家資源需要更公平地分配到三四五線城市,讓它們也有優良的公共服務、教育機構、產業和就業機會,那樣農民工自然願意在這些城市落戶,實現國家與社會新階段的發展。

 

文章轉載自《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