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隆:灣區意識——影響「粵港澳大灣區」成敗的關鍵因素

2019-04-21
吳志隆
全國港澳研究會成員
 
AAA

bay1.jpg

「粵港澳大灣區」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有人稱之為「黃金機會」,也有人批評這是「畫餅充飢」。在大灣區還是份規劃性的綱領文件,各城市還在摸索前行的現在,無論哪一種說法好像都有一點可信的道理。筆者從云云相關言論中發現,有一個關鍵因素被香港社會,乃至整個大灣區都普遍忽視,那就是整個大灣區急需要建立一種「灣區意識」來推動城市之間的有效互動,否則所謂「大灣區」與過往種種粵港澳合作條文並無分別,無法達到藍圖中的宏偉構想。

「敢言者」拜訪灣區智庫 

懷著對大灣區綱領的好奇,筆者日前跟隨「就是敢言」張俊勇主席及一眾「敢言者」拜訪深圳大學、廣東省社科院等內地科研單位及智庫,一起討論大灣區的機遇與挑戰,涉及城市特點、政策方向、規劃綱領、宣傳方法等多各方面的內容。筆者需指出,整個大灣區之間共有九個城市、兩個特區,當中有兩種司法(社會)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四個核心城市,是個極為複雜的城市群,城市之間的互動合作相較現有的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都可能更複雜,這正是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特點與資產,同時也是最大的難點和挑戰所在。

從宏觀來看,大灣區經濟當然大有可為,「9+2」城市群之間各具擅場,香港善於國際司法、國際金融;澳門有強大吸金力的博彩旅遊資源;還有深圳的科研、廣州的先進製造業等,若11個城市可以通力合作,自然可以如一對訓練有素的足球隊,可以在國際上形成強有力且多元化的大灣區經濟圈。

「灣區意識」有助解決魔鬼細節

只是魔鬼藏在細節裡,城市間的通力合作,在各種因素融會貫通的同時,也牽涉到資源成本的承擔。單以城際人口的流動為例子,這就涉及到各城市本身的醫療、住房、交通、就學資源。目前不少灣區城市的醫療、住房、就學等資源本身就很緊張,一但外來人口加入競爭,一旦處理不善,很可能未見其利先見其弊,就如當年雙非孕婦在香港引發的負面社會影響一樣,也就是外地人爭搶本地資源引發矛盾。而除了人口流通,貨物流通、資金流通又將衍生很多問題。

要預防這些問題出現,或者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筆者以為,「9+2」城市之間的政府與民眾必須盡快建立「灣區意識」,才有望因應個別問題來協調資源,預防問題出現,才能為大灣區的快速聯動推進創造條件。

大灣區需要球隊,不要球王

所謂「灣區意識」,儘管已有王振民、盧文端、樊綱等少數有識之士提及,但仍未引發公眾足夠重視。筆者認為「灣區意識」是在發揮個別城市獨特優勢,同時也兼顧到「大灣區」的整體意識。在實際操作層面上,城市群之間應協商一套可接受的規則,就城市定位、經濟佈局、資源分配、成本分擔等方面建立共榮共生的默契。在人心共融方面,也應鼓勵摒棄地方主義,逐步消除城際之間的隔閡與惡性競爭,取而代之的是合作互助的意識。這樣才有助人才、貨物、資金、訊息的流通默契,這才能讓九個城市與兩個特區真正在大灣區的藍圖上組成一支強有力的11人球隊,互相傳球助攻射門。

習近平認為大灣區的關鍵在創新,中聯辦王志民主任也提出,要著力推動解決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不相適應的體制機制障礙。筆者以為,所問「創新」與「解決」就是要突破城市固有的自我約束,推動城市之間由衷合作,大灣區城市在國際的球場上,或者不需要一位球王,但需要形成一支球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