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澤遠:孔雀還在東南飛

2019-06-17
 
AAA

gz1.jpg

中國各省份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廣東省以1.1346億常住人口位居全國首位,東北三省甚至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則呈下降趨勢。這顯示,中國人口流動的「孔雀東南飛」現象仍在持續。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因詩的首句為「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故有此名。但這首詩講述的是漢代焦仲卿、劉蘭芝夫婦被迫分離、以死抗爭的故事,與當代中國的人才和人口流動沒有什麼關係。

上世紀80年代以後,隨着中國各地逐步打破對人口流動的限制,許多中西部地區人才紛紛向廣東、上海、浙江、江蘇等東南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遷徙,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孔雀東南飛」。

曾幾何時,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四川省曾長期位居中國省份人口排行榜首位,但自1997年重慶與四川分家後,山東、河南都曾奪得中國第一人口大省的桂冠。

而「孔雀東南飛」現象再度改變了中國各省份的人口排名。2006年以來,廣東已連續13年佔據中國常住人口排行榜第一。據中新社昨天報道,廣東省還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增量突破百萬大關的省份。截至2018年末,廣東省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177萬人,其中自然增長人口92.76萬人。除自然增長外,去年廣東省人口機械增長即人口流入增量達到了84.24萬人,也是很大的增量。

除廣東外,江蘇、山東、浙江等沿海省份也位居中國常住人口前10名。

這說明,近些年來,不僅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人才一直在向東南地區流動,就連大批普通勞動者也變身「孔雀」,紛紛向東南地區飛去。

中國人口向東南地區流動的原因首先是經濟因素。廣東、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經濟遠比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達,就業機會、勞動報酬、晉陞空間、學術氛圍都好於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自然會對這些地區的人才和勞動力產生「虹吸效應」。

同時,相對於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東南地區的社會、法治、生態環境乃至氣候也明顯佔優,這些因素也助推了「孔雀東南飛」現象。

「孔雀東南飛」尤其是人才外流確實是中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一大痛點,甚至已經成為阻礙這些地區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以位於甘肅的蘭州大學為例,近些年來,這所曾經的一流大學被挖走的「兩院院士」和「長江學者」超過30人,辦學經費也遠遠低於發達地區的同類學校。

為應對人才外流進一步拉大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上周發佈文件,要求發達地區不得片面通過高薪酬高待遇競價搶挖人才,特別是從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挖人才。

有觀點認為,這份文件意在禁止經濟發達地區從欠發達地區「搶人」,或許「孔雀東南飛」現象將受到官方遏制。

但這並非官方首次出台類似的限制政策。早在2013年,為了扶持中西部的科教文化建設,教育部就曾發佈文件,要求「東部高校不得到中西部高校招聘長江學者」。2017年,教育部再次明文要求:「不鼓勵東部高校從中西部、東北地區高校引進人才。」

不過,在經濟社會環境差距明顯,發達地區動輒開出百萬元(人民幣,下同,約20萬新元)年薪、千萬元科研經費的優厚條件下,官方文件能否擋得住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人才外流,恐怕要打個問號。

同時,人才自由流動本身也是中國經濟科技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要阻止人才外流,單靠行政命令肯定不靈,還是要多從破除妨礙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入手,加大對科教領域的經費投入,用良好寬鬆的環境留住人才。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今年 12月19日出席香港中國金融協會活動並發表演說。

    劉遵義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