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明:掌握強項 邁步向前

2019-06-27
鄧淑明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AAA

SC1.jpg

研究機構IDC早前指出,亞太區是智慧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估計到2022年,開支將佔全球四成多,達600多億美元(逾5,000億港元)。因為智慧城市能夠開拓無限商機,不少亞洲發展中國家都趨之若鶩,希望以發展智慧城市促進經濟,解決社會難題。

菲律賓於2012年在世界銀行、澳洲、日本等協助之下,推出「大馬尼拉綠圖計劃2030」(Metro Manila Greenprint 2030),目的是把16個城市連結成一個馬尼拉大都會,而整個地區佔全國產值33%。

這個計劃有幾個目標,包括:把首都建成東南亞地區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城市,並打造舒適安全的生活、教育、休閒環境,令巿民安居樂業;創造優質的就業機會,尤其是能夠創造更多資訊科技及外判工作等職位;交通出行更便捷,並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有穩妥可靠的基建,以應對天然災害和氣候變化的挑戰;把大馬尼拉各個區域不分貧富連成一體,共同為這個大都會的建設努力。

可惜七年過後,這個計劃沒有為菲律賓振興經濟,改善難題,當地傳媒列出了多個社會問題,例如首都有不少居無定所的貧民;用作發展的公帑不多,缺乏科學、技術和創新文化;人才短缺,相關基建不足,生態圈仍未形成。

其實,要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便要抓着問題核心,善用強項。菲律賓雖然面對天災、人口老化,以及城市急速發展所引致的交通擠塞、空氣污染等問題,但卻擁有非常豐富的天然資源,若它能夠清楚掌握這些資源在全國海底和陸上的分布,並善用地理資訊系統(GIS),盤點所有資產才部署發展計劃,相信成效會變得理想。

香港也有不少強項,而且有多方面的政策配合,所以在智慧城市的發展上已邁步向前。如果香港政府能加快腳步,盡速完善空間數據基建,我們在創科領域上的步伐定能一日千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印度早在2015年已提出「智慧城市任務」(Smart City Mission),這計劃的目標是要在全國建設100座智慧城市,希望全方位改善基建,從供水、電力、健康、教育,到廢物處理、交通、住屋、數碼政府服務等,涉及項目達七千多個,整體預算高達二萬億盧比(約1,900億港元)。

    鄧淑明  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