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偷渡潮與移民潮

2019-07-05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CropImg]7678.jpg

由於地處邊境,荔枝窩還見證了中國大陸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偷渡潮。據筆者走訪的原住民英姐講述,小時候曾經見到漫山遍野的偷渡客,許多人上岸時奄奄一息,晚上就藏在豬欄裡,蓬頭垢面、衣不蔽體,有時把小孩嚇個半死。後來也就見慣不慣了。村民們自己都沒得吃,但還是拿出麵包救濟這些投奔怒海的飢寒交迫者。

7660.jpg

筆者與原住民英姐作訪談。

英姐自從出生之後就沒有離開過荔枝窩,她記得十五歲才第一次出城,非常興奮。因為爸爸帶她去辦證件準備出國。移民局官員看到這位黑乎乎的鄉下妹子,問是哪裡人。她說是香港人,住在荔枝窩。金髪碧眼的移民局官員大感詫異。

7685.jpg

英姐的全家福照。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英國勞工非常短缺,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自然就成了外勞的主要輸出地。新界的客家人當時一批批湧入英國,『但不是移民,是去打工』,英姐說,『那時候爸爸一個星期掙十七鎊,我掙四鎊,雖然很微薄,但寄回荔枝窩已經很好用了』。可見客家人離鄉背井,討生活是主要誘因。

除了見證了大陸的偷渡潮,荔枝窩也是新界客家人大規模移居英國的縮影。

7686.jpg

英姐的弟弟是位成功的商人。

香港如今已經成為國際大都會,荔枝窩幾乎沒有人常住了。移居英倫數十載的原住民David回憶說,「小時候有二百多間屋住滿了人,種米種菜,自給自足。村前農田延伸至半山梯田,有時要步行 一小時才到」,前幾年退休回來一看,村裏只剩兩個八旬老人,昔日良田早已被草叢覆蓋。筆者所見,過半的祖屋都已荒廢甚至坍塌。淒淒荒草肆意生長,昔日充滿歡聲笑語的窗戶爬滿了藤蔓。

7663.jpg

丟荒的荔枝窩如今是鄉郊活化的典範。據環境局統計,全港有600多條鄉村和大量棄耕土地,折射了城市化和鄉村文化的消失。2013年,政府設立「鄉郊保育辦公室」,目的是統籌保育鄉郊計劃。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策動永續發展坊,並與香港鄉郊基金、綠田園基金和長春社合作,向村民租了 40萬呎地,招募復耕義工,教他們種植、認識永續生活,開荒耕作。

7667.jpg

復耕之後的荔枝窩,重現田園牧歌的生機。參與其中的一個港大教工表示,「 3年前這裏仍是一片荒地,草很長很高,沿着小路也要用指南針才走得出來。現在已經有了6個社區農場」,以有機農法種植水稻、鬱金香、紅蘿蔔、茴香、日本春菊、番薯葉、蕹菜、薑、南瓜、青瓜、秋葵等十多種農作物。她相信,匯豐銀行撥款千萬元啟動的「永續茘枝窩計劃」將成為香港郊區可持續發展的標本。

來自英國的港大前校長馬斐森教授曾經表示:「香港大學是本地和國際首間在其願景上承諾積極回應聯合國十七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學府」。

7670.jpg

週末看到許多賣農家小吃的,都是從市區來的,跟遊人一樣,太陽下山也一樣離開。但越來越多的市民遠足荔枝窩,因為「喜歡田間生活,沒有車聲,只有雀仔聲。」在這裡還能看到罕見的植物,銀葉樹生於鹹淡水交界的紅樹林泥濘,根部成板狀,牢牢扣緊泥土,以免海浪衝走;葉底泛白如塗了防曬膏,免受海水反照的陽光傷害。兩棲植物生命力之頑強,如同這塊土地上的客家主人。

[CropImg]7678.jpg7683.jpg

7687.jpg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