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客家人與香港打石行業

2019-07-30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IMG_8421.JPG

IMG_8435.JPG

大多數香港人都知道去鯉魚門是吃海鮮,但很少人知道,它曾經是客家人開山採石的地方。這條客家村經常炮聲隆隆充滿硝煙硫璜味,跟現時的美味海產有天壤之別。

IMG_8456.JPG

IMG_8454.JPG

香港有大約二百年的採石史。開埠早期,漁農等行業固然最為主要,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採石業曾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全盛時期港九新界有逾百個石礦場。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以採石為業者仍佔全港總就業人數的8%,多數為客家人,聚居在鯉魚門、茶果嶺、油塘等村落。

IMG_8459.JPG

採自東九龍一帶的優質花崗岩,除了用於本地,更遠銷外埠,比如落成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的廣州天主教聖心教堂,所用的花崗石就是從香港進口。位於美國三藩市中心、現己拆缷的Parrot Building,當年是由香港工人隨船搬運並參與建築。由於本港處於地震帶,所產花崗岩更堅硬,更具防火隔熱功效。

IMG_8457.JPG

香港多石且質優。根據1922年的英軍地圖,茶果嶺被標示為Rocky Hill,「石丘」之意。香港地質主要是火成岩、沉積岩及花崗岩,而花崗岩佔香港總量約三分之一。

IMG_8436.JPG

英國佔據香港後大興土木,基建需要大量石材,尤以一八四二年《南京條約》簽訂之後興建「維多利亞城」為甚,這是香港打石業的黃金時代。

IMG_8426.PNG

當時香港的石礦場,包括亞公岩、石澳、筲箕灣、大石下、土地灣、石塘咀、鯉魚門、茜草灣、牛頭角及茶果嶺,吸引了不少人投身打石業,其中又來自粵東的客家人的打石技術最為熟練。「靠山吃山」客家人對石材質地的分辯亦更專業,婦孺皆知黃花石脆,用力不勻容易敲㪚。花崗岩硬朗可打成條塊。香港中上環往半山鋪排的麻石板街,多是客家出品。

IMG_8392.JPG

為方便開採石材,客家人通常拖家帶口,在採石場附近聚居。家庭式作坊如雨後春筍,男人主打爆破裂石,婦女專於把石頭敲碎或石米。

由於「成行成市」,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等石礦場漸成村落,其後更結盟為「四山」。早期的「四山」各設「頭人」一名,雖不是朝廷命官,卻獲准許穿官服代表清廷管理礦場、稅收及鄉務。

IMG_8400.JPG

大批來自廣東省五華縣、惠陽縣等地的客家人就南下謀生,他們刻苦耐勞,是香港打石業的主力軍。座落在鯉魚門的馬會創意館,收藏不少客家人當時的「搵食工具」。早期打石多是人手開採,先於礦石表面用槌和長支型的炮劖在石面上開鑿石孔,再以木楔子打進孔穴,之後灌水令木楔子吸水發脹迫爆石材而取。

打石是體力活,掙的是辛苦錢,但做大了也可發達。最典型的一個例子,一九一二年啟用的舊立法會大樓(現終審法院)就是梅州五華縣一曾姓石商承建的,沙田著名古蹟之曾大屋,就是他發財致富之後蓋的豪門大宅。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