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俊傑:DNA鑑證解百年迷思

2019-08-26
葉俊傑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應用科學系講師
 
AAA

千百年來,歷史遺下不少引人入勝的謎團。隨着科技日益發達,這些神秘面紗已被逐一破解,一些陳封百年,甚至千年的古屍,經驗證後其身分無所遁形。

dna1.jpg

藉著DNA鑑證解開謎團的一例,就是從1613年至1917年間統治俄國的羅曼洛夫王朝(The Romanovs)。跟許多皇族一樣,其末代皇朝的後人往往不明不白地離世,成了千古之謎。羅曼洛夫王朝的最後一位沙皇為尼古拉二世,十月革命後的1918年7月17日,尼古拉二世及其家眷合共11人,包括其皇后、五名子女及四名隨行人員俱被送往葉卡特琳堡(Ipatiev House)的地下室,遭受殺害。他們的屍體被秘密埋葬,並一度成為國家機密。

半世紀後重見天日 

1979年5月,俄國地理學家Dr. Alexander Avdonin發現這位沙皇的葬身之地,並挖掘出9個人的遺骸,而兩副應在同日去世的屍體卻失去蹤影。直到1991年,這9副骸骨身分誰屬,失蹤的兩位又身在何方,依然成謎。終於,這個謎團由當時的英國刑事科學部Dr. Peter Gill及俄羅斯遺傳學家Dr. Pavel Ivanov攜手解開。

Dr. Peter Gill等人進行了DNA鑑證,結果證實了9副骸骨中的5人分別是尼古拉二世、皇后及其三名女兒,而另外的4副骸骨則屬於他們的隨從。2007年夏天,一群考古學家在距離沙皇被埋葬之地約70米外,找到了餘下兩副遺骸,亦證實為尼古拉二世另外的一對兒女。隨着所有謎團的解開,也為羅曼洛夫王朝劃上了句號。

shutterstock_1238405779.jpg

DNA序列的0.5%

在進行屍骸的身分鑑定時,鑑證人員分別採用了3種不同的檢測,這些測試的基本原理,是將不同人的染色體中DNA序列的不同之處作比對。人類的染色體共載有60億個鹼基對,而人與人之間約有99.5%的序列是相同的,其餘的0.5%則有所差別。這些不同的序列就好像人類手指模一般,除非是同卵雙生,否則沒有兩個人的序列是完全相同。

以下為3種DNA鑑定測試:

1. 體染色體的短串重複序列測試(Autosomal Short Tandem Repeats Testing):由於人與人之間的STR(短串重複序列)也有所分別,所以透過比對可用作身分鑑定及親子鑑定。

2. 粒線體DNA測試(Mitochondrial DNA Testing):粒線體DNA是從母系遺傳給子女的,其突變率很低,可應用於追蹤母系的關聯。粒線體數量很多,所以只需一顆細胞就能夠有足夠的粒線體DNA以作分析。

3. Y染色體的短串重複序列測試(Y-STR Testing):由於只有男性才有Y染色體,以及其突變率很低,可應用於追蹤父系的關聯及其他刑事案例的調查。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應用科學系提供多項課程,涵蓋範圍廣泛,包括生物科技、藥劑科學、配藥學、醫療保健、化驗科學、生物醫學、食品科技及安全、應用營養學、環境保護及環境管理等,以配合社會需要和行業趨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