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財:發展本地足球帶動經濟更可凝聚港人自豪感

2019-10-03
華德財
會計從業員
 
AAA

ball1.jpg

近日本港經濟出現下行之勢,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部分行業受壓,本地經濟第三季更可能出現負增長。金融、旅遊業一直是本地經濟火車頭,故旅遊業出現下行趨勢,連帶零售業及酒店業等相連行業受壓。加強發展本地足球,相信是一箭雙雕之法,既可促進旅遊業使經濟重拾上升動力,又可凝聚民心。

不少西方國家早已把足球發展成經濟火車頭之一,德勤去年就發表報告指,整個歐洲球壇計,2016至2017年收入共有255億歐元,按年上升3.7%,其中五大聯賽就佔當中收入58%。本港亦曾撥款大力發展足球,繼「鳳凰計劃」後,政府2015年又支持足總推行「五年策略計劃」,截至今年二月底,足總共獲撥款超過6200萬元。市民亦對港隊表現亦有一定期望,可惜男、女子港隊在過去三年的世界排名,均未有顯著提升。足總的商業收入,包括贊助、廣告等亦未見增長,總收入僅為964萬元。

本地足球發展緩慢,主因是政府過於「獨食」,近年把資源集中於透過康文署資助青少年作足球推廣及訓練,雖然有效提升了參與足球活動的青少年人數,去年突破1.6萬人,但未有足夠誘因或津貼吸引商界投資足球青訓,以致未能與體育品牌或其他商界企業有充分合作,青訓效率不彰。不少本地的足球班主,只能憑著對足球的熱誠,在虧蝕下辛苦經營,以致參與的班主以及他們願意投入的資金也有限,直接影響球員薪酬,更難以吸引有天份的青少年成為職業足球員。政府首先應考慮推出稅務優惠,並仿效外國大幅增加聯賽獎金,令商界認為發展足球具投資價值,有更大誘因支持港足。

另一方面,直播權的拍賣一向是外國足總的主要收入來源,政府長遠亦應積極發展。目前港足賽事的吸引力有限,也許商業價值有限下,競投價格不高,政府可考慮把賽事加入慈善元素,例如把一定比率收益撥作慈善用途,再撥部份於青訓發展,相信能吸引更多企業以慈善為由參與競投。要增加賽事可觀性,政府亦可邀請香港電台負責為港超聯作直播及拍攝,並邀請廣受年輕人歡迎的本地體育評述員旁述,再輔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亦要尋找商業贊助、旅發局向海外遊客宣傳,合力把港足賽事變成本地盛事。

港超聯聯賽去季每場賽事平均只有1213人觀賽,政府應以吸引商界參與,把港超打造成能吸引旅客的盛事為目標,如此長遠既能帶動本港經濟發展,又可提升港足實力,凝聚港人自豪感。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