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銳民:林鄭月娥 宣讀《施政報告》都難

2019-10-14
 
AAA

cl.jpg

反修例風波在過去四個月不但是香港新聞主角,更牽動中國大陸以至全球多個地方政商界。但香港下周需暫別「黑衣」,回歸傳統大事——特首林鄭月娥將宣讀新的《施政報告》。

問題是,「黑衣」的威脅仍存在,林鄭月娥未必能在立法會議事廳內宣讀這份非常重要的報告。港府已宣布,由於當日政府總部周邊存在不確定性,將不會舉辦電視及電台論壇。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也表示,為確保順利復會,決定於下周三、四(16、17日)發出黃色警示,最重要是議員能自由、安全進入立法會。

《施政報告》(Policy Address)每年發表一次,早在英治時代,是由港督於10月立法局復會的第一天宣讀。香港回歸後,歷任特首董建華、曾蔭權、梁振英和林鄭月娥都依循慣例,只是宣讀日期有所調整。

從目前形勢來看,示威者下周三圍堵立法會的可能性極大;就算林鄭很希望如常進入立法會宣讀,也須作兩手準備,必要時只透過電視視頻宣讀。

至於《施政報告》內容,在政治上本來最大膽的措施應是「減少單程證配額」,以取悅表明討厭新移民的「黑衣」示威者;但最終因北京不同意而沒法成事。

於是,今年的亮點改在「房屋土地政策」。當中的民生政策,各局長已陸續公布,包括昨天發展局宣布再增撥30億港元(5.26億新元),推行「樓宇更新大行動」第二輪計劃等。

當各司局分別公布施政新策後,林鄭的《施政報告》,看來就變成一份政治宣言加上「樓宇及土地新政」了。事實上,解決「港人上樓難」一直是林鄭重中之重的工作。

業界估計,林鄭肯定會鼓勵更多港人買樓,將推出更多居屋、公屋出售,並給予居屋業主多些彈性;也將研究推出私宅只准賣給港人,等同「港人港地」政策。

稅務方面,買家印花稅(BSD)等限購措施仍繼續推行。業界也預計,港府將動用《土地徵用條例》收地興建公屋,相信港府與發展商已達成共識,目前已有兩家發展商宣布「送地」了。大發展商基本上明白港府困境,不會搞司法複核,但中小型發展商仍可能提出司法訴訟。

港府多半會徵用棕地(指閑置的工業或商業用地,或可以被重複使用的土地),因現今政治環境下,港府做事只能取易不取難。

業界還預測,林鄭將推行包括放寬按揭(買樓抵押)成數的政策予首次置產者。事實上,現在也是個好時機,因香港金管局剛換了一名公務員出身的新總裁余偉文,相信他會配合政府政策。

總之,當《施政報告》在房屋政策上做到積極進取,或許可消減目前香港社會的部分結構性矛盾。當然,政治問題終歸政治解決,不能寄望一份報告就能令香港走出困境。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