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從芙蓉的客家姐妹說起

2019-12-12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IMG_0696.JPG

說起芙蓉鎮,第一反應是沈從文筆下的湘西山水及吊腳樓,以及古華的小說《芙蓉鎭》。不料在遠離故土的南洋,也有一個城鎮叫芙蓉。一樣的美麗名字,不一樣的異域風情。

芙蓉(馬來語 Seremban),位於馬來西亞南部。華語譯名「芙蓉」源自舊稱「雙溪烏絨」(馬來語 Sungai Ujong,本意為「末端的河流」)。

芙蓉是森美蘭州的首府,至今仍遺留十七世紀蘇門答臘人統治以及英國殖民時期的建築。由於境內的許多住宅區以花卉命名,故也被當地華人暱稱為「花城」。

受馬來西亞客家文化協會森美蘭州分會的邀請,筆者專程走訪了芙蓉,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芙蓉的美麗,而是美麗又能幹的客家女子,以及底蘊深厚的客家人文歷史。

IMG_2360.JPG

會長孔菊華女士帶筆者遊覽了文丁客家村。這是地球尚存活的歷史最悠久的海外客家村之一。最早一批村民是在清朝末年,從廣東惠陽、梅州飄洋過海到大馬謀生的客家先民。該村最興旺之時,有數百戶人家,大部分以開採錫礦、割橡膠和養豬為生。筆者訪談的92歲江姓婆婆,臉上慈祥的笑容以及深刻的皺紋,透露出客家女的堅毅和從容。

孔會長及一幫姐妺憑興趣開了一個客家婦女主題的會館,擺設的都是平時收集的尋常物件,卻承載著馬來西亞客家的集體記憶,譬如火磚壘起的爐灶,香港新界客家農婦常戴的涼、幾乎失傳的手工織帶、傳統婚禮用的綢緞及各式禮品,還有被歲月侵蝕而發黃的客家婦女在河中淘錫砂的老照片。

所謂「男主外,女主內」,但傳統的客家女,不僅在家中伺老撫幼,針線女紅,還能像男人一樣挑擔犁牛,名符其實的「能頂半天」。客家裔文人郭沫若考察梅州賦詩為證,「健婦把犁同鐵漢,山歌入夜唱豐收」。

客家女人不裹足,這也是區別漢族其它民系的另一個顯著特徵。《清稗類鈔》中說客家婦女「向不纏足,身體碩健,而運動自如,且無施粉及插花朵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IMG_2370.JPG

據說廖仲愷(港澳辦前主任廖承志的父親)父親要求擇媳標準是大腳客家女,何香凝便是客家望族的淑女。著名的英籍華裔女作家韓素音,在其《客家人的起源及其遷徙過程》一書中,對客家女亦讚揚:「客家婦女不纏腳,也不扎胸。」「她們用自己的奶水餵孩子,輕視虛飾的美,必要時像男人一般地投入戰鬥」。

纏足是強加給中國婦女的最大陋習,始作俑者是南唐李後主(927-978年)。他令宮嬪窈娘以帛繞腳,走路步小扭腰,視此為美。此病態美沿襲成俗,貽害婦女約千年,直到辛亥革命成功,同為客家人的孫中山明令禁止纏足才逐漸絕跡。

IMG_2358.JPG

清朝重臣曾國藩當年剿殺太平軍時,稱客家女是「大腳蠻婆」,含有輕貶之意。但在客家族群看來,卻值得自豪。在二十世紀中葉之前,客家男人外出香港謀生或漂洋過海到南洋,十年八載難歸,田耕家政自然全落在女子身上,林黛玉似的弱不禁風,豈能擔此重任?無怪乎1890年版的美國人愛德華所著的《中國訪問記錄》中說:「客家人剛柔相濟,既仁義且仁愛,而客家婦女更是中國最優秀的勞動婦女典型。」

IMG_0683.JPG

當然,時代不同了,現代客家女性受良好的教育,傑出者眾。筆者在芙蓉接觸到的客家姐妹,已經不是「煮飯婆」,大多數是在各個領域獨當一面的職業女性。這一點,跟香港的情形趨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